广州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作者: 时间:2020-09-20 点击数: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

参加学校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2020年9月20日上午,广州大学分别在大学城校区、桂花岗校区和黄埔研究生院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2020级研究生新生、本科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大学城校区新生6493人,桂花岗校区新生3093人,黄埔研究生院新生350人。其中,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行政管理、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和MSW研究生参加了桂花岗校区的开学典礼,2020级行政管理(高水平运动员)和公共管理、社会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大学城校区的开学典礼。


▲桂花岗校区开学典礼现场


校领导屈哨兵、魏明海,聂贵新、傅继阳、李小琴、周云、孙延明、张其学、郭兴蓬、吴开俊、龚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樊军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韩冬雪教授、李进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张泽涛教授、吴相洲教授,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等出席典礼。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党委书记刘向晖、副书记何瑞豪等参加了桂花岗校区开学典礼。作为第一班主任代表,陈潭教授接受了屈哨兵书记颁发的导师聘书。







新“广大人”

戴上校徽,迈向新希望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们佩戴校徽

▲屈哨兵书记为新生班主任代表颁发聘书

▲师生们齐唱《歌唱祖国》




唯有创新 方能远行

--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广州大学校长 魏明海



亲爱的新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你们顺利通过了疫情和高考的双重考验,在秋兰飘香的时节里,我们一起相逢在羊城、相遇在广大。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全体老师和同学,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新生入学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标识。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加入广州大学大家庭,成为广州大学一份子,是学校的主人和建设者,而不是过客和看客,希望大家有“家”的概念,爱惜它、奉献它、发展它,让广州大学因你们的加入变得更温暖更有力量。



2020年全民抗疫,共克时艰,每个人都从这次抗疫的征途中感受了很多,读懂了很多,也学到很多。疫情让我们以一种沉痛的方式更知晓了生命的可贵,以更理性的心态关注身心健康,以更科学的眼光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无论疫情如何凶险,中华民族总能跨越险关;无论外部环境如何纷繁复杂,中国人民总能沉着应对、泰然处之;无论情形如何千钧一发,中国的英雄们总能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成就我们的岁月静好。“一人不成众,一木不成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家与国的概念再次深度阐释。关键时刻,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鼓舞,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温暖前行。

这几天,我们与新同学做了一些关于过去8个月经历的体会的交流。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有亲情之可贵、国家之可爱,有社会的温暖、命运共同体,有人民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更多的是挺身而出,服务国家、民族和人类的使命担当。这些体会都充分体现出了你们具有的家国情怀和前行的方向动力。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获悉美国对华为的“禁令”5天前全面生效。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两个大局”,我们不仅仅遭遇到了华为之难题、产业/行业之难题、国家发展之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难题,还将遭遇到世界之难题、人类之难题。

同学们,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被“卡脖子”之痛,感悟到了自主创新之重。创新是我们的根本出路,唯有创新,方能远行;唯有创新,方有未来。面对站在时代潮头的你们,站在新征程的你们,下面我提出三个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共同努力:

第一, 以创新破解各种难题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担当。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从古至今,有抱负的青年学子们都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都把自身理想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命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建功立业。刚入大学校门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你们,从一开始就要树立以创新破解各种难题的使命担当,把时代和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创新是大势所趋、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它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全球大局稳定,也事关你们未来的事业发展。我们必须要紧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希望你们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勇当创新的开路先锋,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把对科学的卓越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第二,以创新破解各种难题为你们求学治学指明了方向。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你们形成笃定的信仰、科学的素养和创新的能力。广州大学正在努力建设一流创新型大学,希望你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把求真创新作为追求的方向。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外人“卡脖子”的清单、把各种各样的难题清单作为你们学习探究问题的清单,把受制于人的领域和其他难题领域作为你们重点突破的目标,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在你们求学治学中探究各种创新的可能,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还希望你们不要回避挑战自我,不要否认欲望和好奇心、怀疑和不满,它们可能改变你们预设的人生轨迹。大学刚开始,打开自己,直面各种可能性,这个世界的深广远超你们现在想象的边际。这意味着,你们自身的深广也将远超你们现在的想象。

第三,以创新破解各种难题就是你们应该书写的大文章。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而真理永不过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有的重大创新成果,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方法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社会创新,都从点滴的知识开始累积。任正非在答记者问时曾提到,华为在5G的成就,离不开十多年前土耳其的阿勒坎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为什么我国会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而基础理论与方法恰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做支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基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推动,而这些也正是你们在大学阶段需要学习探究的。



做学问、搞研究终究需要坐下来静下来,要敢坐十年冷板凳,要有潜心向学、扎根学术的胆识和魄力。你们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专业,都有创新需求和空间,认识它、学好它才能拥有扎实稳固的基础知识。此外,还需要有横向的联结和学科交叉。要多学习借鉴其他学科专业的思维方式,不要人为地在学科专业之间建构起壁垒。创新的本质是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前提下,以好奇心来驱动多学科的交流对话。不要认为我是文科生就只埋在书海里苦读,我是理科生就只闷在实验室里分析,文和理没有绝对的界限,创新也没有绝对的学科专业的划分,都有自己的责任,都有值得相互学习相互补益之处。只有打开你们的视界,才有创新的可能。

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希望你们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嘱托,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就自己,报效祖国。最后,再次恭喜同学们迈入人生新阶段,愿你们在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同时心有所愿,愿有所成,谢谢大家!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