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智慧养老发展的创新逻辑与实践路向

作者: 时间:2019-12-07 点击数:

21世纪是“长寿时代”、“老龄化时代”, 也是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社会,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养老服务从人工化步入智慧化。“智慧”是对事物理性认知并灵活、迅速、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养老(SmartElderly Care)是指利用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技术与老年人的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的过程。智慧养老以现代技术为基础,整合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知识,一方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利用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使智慧科技和智慧老人相得益彰,目的是使老年人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一、智慧养老发展的创新逻辑

人类历史年龄结构可以分为青年型社会、成年型社会和老年型社会,青年型社会、成年型社会统称年青社会,老年型社会也就是老龄社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世界人口76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9.62亿,占人口总量的13%,而且老龄化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放缓,生育率增幅较小,较低的生育率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社会意味着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型模式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现代型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老龄社会既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也是人类将要面对的常态社会,不仅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上老年人占重要比例,也表现为家庭结构、代际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乃至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养老模式是指养老经济供给、养老服务来源及养老地点上所具有的特征与存在形式。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可以分为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主要类型。家庭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或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家中,主要由家庭成员(如配偶或子女)或家庭成员聘请的服务者提供养老服务。家庭养老是建立在传统亲情价值观之上的养老方式,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老人生活在家庭中,比较“熟悉”和“自由”,经济成本较低,家人能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家庭养老既是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老人最容易接受的养老方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家庭养老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在“4-2-1”家庭中,这种养老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脆弱性。第一,家庭结构小型化。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户均人数已降至3.1人,天津、青岛等城市已降至3人以下。第二,空巢家庭增加。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空巢家庭数量大幅增加,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独居或仅与配偶同住。其中,13.1%的老年人独自居住,38.2%的老年人仅与配偶居住。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6%和10.2%。第三,人口流动加剧,造成代际居住的地域分离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家庭养老是典型的“个人对个人”的服务,需要大量人力资本的投入,但由于家庭的小型化和人口的流动,家庭养老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由子女提供照护已成为当代最“奢侈”的服务,居家护理老人的保姆也是高薪难求。机构养老指老年人生活在养老机构(包括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中,由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将老年人集中在一起,由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比较专业的服务,有利于减轻子女负担,集体生活也有利于排解老年人的孤独感,但老年人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重建新的人际关系,缺少家人的精神慰藉。一般来说,公办养老院费用比较合适,但数量和床位有限,有的地方出现“一位难求”的状况,而民办养老院费用高,一般家庭经济难以维系,而且质量难以保障。此外,机构养老是典型的“机构对团体”的服务,即将一系列服务打包,提供给一群老年人的服务模式,呈现批量化、标准化、程式化的特点,难以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居家社区养老是老年人生活在家中,由家庭和社区共同提供养老服务,这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服务模式,老年人既可以从家庭获得日常生活的帮助,也可以从社区获得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居家社区养老实质上是“个人对个人”服务的拓展,即服务提供者由家庭成员或家庭保姆扩展到社区专业服务人员,由他们共同对老人提供服务,保障居家老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但由于社区之间差异较大,提供的养老服务内容和质量也有较大差异。另外,社区整合资源的范围和内容有限,难以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特别是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图1  中国家庭平均规模的变化


如果说家庭养老是“个人对个人”的服务,机构养老是“机构对团体”的服务,而智慧养老是“团体对个人”的服务,既能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又能实现服务的个性化,是对传统养老服务范式的创新与超越。智慧养老借助互联网在信息交换和处理方面的优势,整合处于分割离散状态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单纯人工养老面临的数据静态孤立、资源零散破碎、服务人员严重缺乏、服务精准化和精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给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重大变革。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智慧养老具有如下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信息数据优势。传统养老模式的信息记录,主要靠人力和台帐,信息不全且不方便传递。智慧养老可以运用大数据具有的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等特点,解决养老服务中信息交流不通畅问题,使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智慧养老系统可以通过平台收集老年人身体状况、病史、生活习惯、爱好等基础数据,及时有效地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将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服务递送者对接,实现供需平衡,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同时,建立老人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制定老龄政策提供依据,提高政府为老服务能力。第二,资源整合优势。传统养老模式主要依靠家庭和社区的力量,资源整合的范围和数量有限。智慧养老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科技集成平台,打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政府、服务商、社会组织、家庭等服务主体“绑定”在一起,整合全国甚至全世界养老服务所需的各种资源,比如医疗卫生资源、社工资源、物业管理资源、市场资源等,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环境的适老化改造等多元化服务,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和品质。第三,人力替代优势。传统的养老一般都“人”对“人”的服务,具有面对面、直接性、互动性的特点,需要大量长时间的人力投入,服务标准不一且服务人员容易产生倦怠,而且我国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者更少,养老服务组织普遍面临招工难问题。智慧养老推动养老服务由人工化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一方面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网络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服务人员劳动时间;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机器人可以实现“机器代替人”,弥补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第四,高效精准优势。传统的养老服务质量受制于递送者的素质、专业程度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24小时提供高效及时的服务。智慧养老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老人提供不间断的面对面或远程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比如,当老人跌倒或处于危险状况时,智慧养老系统能迅速感知和识别,及时报警,让老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或风险处置,将老年风险后果发生的损害性降至最低,也可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再如:家庭为老人购买智能手环、安装智能安防系统等,这样,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可以随时了解老人健康状况,保障老人家居安全。同时,智慧养老“通过对原始信息数据的细化,能够把握特殊或重点人群的不同需求和动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具有个性化、体验化的管理和服务”,从而不断增强养老服务的人性化和精准化。

 

二、智慧养老发展的实践基础

老年人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扩张,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智慧化养老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智慧养老是未来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新型战略产业,也将是未来“为夕阳服务”的“朝阳产业”。

(1)智慧养老发展的技术支持。智慧养老实质上是将老年人需求与科技的应用相结合,为老人提供更快速、更敏锐、更有效的服务。智能化系统的运用,为养老方式的变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是智慧养老的重要技术支撑(见表1)。从应用范围来看,智能技术可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相结合;从应用对象来看,智能化养老系统既可以面向老年群体提供共性化的服务,也可以根据对象需求提供内容有别、程度不同的个性化服务,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好、更快捷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和难题,还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品质。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在养老领域的运用经历了从“数字化养老”、“信息化养老”、“网络化养老”到智能化养老、智慧化养老的历程。智慧养老系统一般由物理终端层、网络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用户访问层5个部分构成。物理终端层的作用是全面感知老年人的实时状况,主要包括摄像头、感应器、智能手环、健康监测设备、GPS和智能终端等终端设备。网络层主要运用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是终端物理层与应用层之间数据传输的高速通道,起到上传下达信息和连接纽带的作用。数据处理层是智慧体系的中枢,利用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对网络层传输的终端设备信息和应用层获得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保存数据并将结果分类推送,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应用是智慧养老的核心功能,应用层通过对信息的挖掘、处理、分类、分析进行决策并下达指令,各服务机构根据指令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用户访问层由服务的提供者、监督者和服务对象等构成,主要实现需求表达、服务递送、服务评价、服务监督等功能。目前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应用的主要有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技术、定位服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智能机器人等。今天,我们处在网络社会、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新时代,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运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表1  科学技术在养老领域的运用

技术名称

养老运用

云计算

养老数据云存诸、老人数据云计算、养老系统云应用等

物联网技术

智能呼叫终端、智能传感设备、门禁射频识别、刷卡签到等

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管理、智能呼叫终端、穿戴类产品终端、养老APP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

呼叫中心应用、智能呼叫终端、老人亲情通话

移动定位技术

智能定位终端

流媒体传输技术

视频监控、远程视频会诊、视频聊天  

智能终端设备

智能呼叫终端、智能安防监控终端、智能穿戴式终端、智能康复护理终端、智能文化娱乐终端

 

(2)智慧养老发展的社会需求。我国在上世纪末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老人有24090万人,占人口总比例的17.3%,65岁以上人口达15831万人,占11.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是世界第一大老年人口大国。2050年前后,我国将面临世界13%的劳动人口抚养世界24%的老年人的局面。二是老龄化速度快,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最快。我国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仅需要40年左右的时间,而其他国家用了100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三是老龄化程度深,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增长快,高龄化进程迅速。四是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以及患慢性病的老人规模较大。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约有4.2%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80%的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1亿失能老人。五是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明显,上海市和西藏自治区进入老龄化的时间相差40年,2030年左右,将有10个省份老龄化水平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六是“生产型”人口减少,老年“消费型”人口增加,一方面可能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3)智慧养老发展的市场需要。养老服务指个体生命衰老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生理、功能、文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服务、自我实现、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其中照料护理服务是重中之重。当前,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以下特点:首先,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其中79岁以下老年人的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1.2%,80岁以上老人的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41%,另外,大约有4.2%的老人为失能老人。可见,我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需求比较迫切。其次,老年人需求差异大。由于年龄、经历、身份、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差异性。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城乡老年人需求的差异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差异。有学者指出,城乡老年人在交往需求上和价值需求差异显著,城市老年人表现出强烈的交往需求,而农村老年人对此需求比较被动,虽然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对价值需求都有主观上的要求,但在“进一步学习,改善文化生活”方面,农村老年人得分比较低,而城市老年人要求较高,组内差异显著。就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来说,年轻的老年人注重文化娱乐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高龄的老年人更注重医疗和日常照护的需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照顾需求不断增加。最后,老年人需求从生存性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社会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不断产生。当前,人们生活从以基本的“吃穿”为重点,向以“提高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为重点的多层次需求转变,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需求观念和需求结构都发生变化。老年人也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传统消费需求,他们对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以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正在增加,而且老年人的需求也由功能型日益转向功能型和体验型兼顾,也就是说在满足需要的同时,注重“心灵体验”、享受生活的乐趣、展示自我的个性。比如,发展兴趣爱好、追求时髦的服装,拍婚纱照、老年旅行等。因此,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多元化为智慧养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满足人们养老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教育水平的提升,文化观念以及知识结构的改变,接受新事物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也大幅增强,让“智慧养老”的实践和拓展成为可能。

 

三、智慧养老发展的实践路向

智慧养老是相对于传统人工养老而言的,是新的养老理念和技术手段在养老领域的运用,促进了养老服务的升级和发展。但服务如何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契合、如何与传统养老模式衔接、如何让服务落地并融入人文关怀,是智慧养老急待解决的问题。智慧养老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理念的转变、资源的整合和组织的协同。

第一,智慧养老发展必须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近些年,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新型智能产品不断涌现,但很多智慧养老产品并不被老年人接受,认为这些“高大上”的产品“门槛高”“难伺候”“不好用”。究其原因是智能产品的开发供给速度快于老年人的接受程度,智能产品的“适老化”设计不足。智能化养老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生产的最终目的就为了提升老年生活质量,在设计和使用中必须考虑老年人心理、经济和技术上的接受能力。首先,智能产品要增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从心理来看,老年人的需求表现为习惯性,老年人基本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消费习惯,不会轻易改变和放弃,需求导向比较固定,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喜欢依据过去的经验作出判断,对新生商品和服务的接受较慢。老年人对新型的智能产品可能存在排斥心理。此外,老年人更看重心理方面的需求,在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更需要获得心理的安慰和满足,智能产品不仅要减轻照顾的压力,更要体现人文关怀。其次,智能产品的价格要“平民化”。“节俭”是老年人的优秀品质,退休后老年人收入有所减少,而且我国的养老金标准不高,智能化产品的价位不能超过老年人的实际购买力。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年平均收入23930元,年人均消费水平为20186元,农村老年人平均收入仅为7621元,年平均消费水平为8884元,而且食品烟酒、医疗保障、居住等基本消费占了老年人消费总额的70-80%。如果智能养老产品动辄上千成万,老年人只能“望而却步”。再次,智能产品操作要“便捷化”。从技术层面来看,现在智能产品的运用多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但目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仍然较低。据2015年统计,有5.0%的老人经常上网,而农村老年人上网的比例仅为0.5%,新兴科技与老年人生活之间的“信息鸿沟”影响了智能产品的普及。因此,一方面要提升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使用能力,同时要对智能产品进行配套的适老化改造,如:产品声音和屏幕显示不能太小,不能让老人看不到、听不见,“不会用”、“用不了”。最后,要提升智能产品的实用性。老年人的消费和需求心理比较理性和成熟,表现出真实性和务实性,虚假性的需求和过度的需求较少,注重商品和服务的实用性以及需求满足的实效性,讲求“实惠性消费”。所以智能产品的功能对老年人来说要实用,容易维护保养,不能“华而不实”。同时,由于年龄、经历、身份、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老年人需求差异性大,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老年人需求也不同。智能养老产品要进行市场细分,增强针对性,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接受度。总之,智慧养老服务供给应坚持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细分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和消费结构,智能产品和系统应尽可能简单易操作、价格合适、实用,不能简单追求科技的先进和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适老性”,增加养老产品选择的多样性,提升养老服务的便捷性,真正做到有用、好用、用得起。

第二,智慧养老发展要坚持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原则。数据是智慧养老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养老服务提供的重要依据。智慧养老系统数据层包括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格式规范、数据整合、建立基础数据库和养老档案库等。专家认为,“互联网时代有个三难选择,即高速、开放和安全,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如果选择高速和安全,那就要保持适当的封闭性,好比进入私家会所,或是走贵宾通道。如果你选择开放和安全,那就要放弃速度,好比机场对所有的乘客开放,但一道道安检让你抓狂。如果你选择高速和开放,那就不得不放弃安全,准备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是智慧养老体系的基础。第一,提升老年人数据采集技术,老年人信息的收集要系统、精确,并及时进行更新,各个采集单位的标准要统一,保证数据实现无缝对接。第二,建立数据共享融合机制。智慧养老产业涉及信息、养老、医疗等多个行业,由工信、民政、卫计等不同部门管理,相关行业之间要有效协调和对接,要形成规模和跟踪效应,不能形成“数据孤岛”。如:老年人的健康数据,社区与医院、医院与医院之间都要实现对接,以全面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避免重复检查。同时,加强数据管理,保护老年人隐私。隐私权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就是说保护个人不想为外人所知的私人事务。由于老年人对个人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防范能力有限,加上目前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不规范,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病情、家庭情况、地理位置等信息容易被各类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此外,智慧养老系统中,老年人一天的行踪和状况通过摄像头、穿戴类产品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等感知层传给服务器,将老人完全暴露在网格化的世界中,老年人几点起床、几点吃饭甚至什么时候上厕所等行为都在智能系统中留下痕迹并告知子女和相关机构,老人的私人空间受到侵犯,影响其尊严。因此,智慧养老系统一方面要根据信息的安全等级,将智慧养老相关数据在服务提供者之间开放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充实完善老年人信息数据,完善后台数据库,加快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数据发展对接平台,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化。另一方面,要实施信用管理,确保老年人信息安全。

第三,智慧养老发展需要线下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协作联动。智慧养老通过智能电子设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老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但服务要“落地”必须做到线上和线下联动、系统开发和人才培养并行。首先,智慧养老系统要做到线上线下有效协同。线上系统可以将众多老年人的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大众化的巨大需求市场和完善的服务链条,为老人提供远程服务。线下通过养老服务中心和专业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及时、贴心的面对面服务。智慧养老不能只注重平台和线上软件系统开发,忽视线下服务场地的建设和服务递送者的培育和线下服务资源的整合,导致线上线下不能无缝对接和有效互动,影响服务效率和质量。其次,智慧养老系统开发和人才培养相同步。智慧养老系统的建立以及智能化养老设备的使用,的确节约了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减轻了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用设备代替服务人员,同时智慧养老也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养老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心理疏导能力,又懂网络信息管理、智能终端应用、数据处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员的总体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智慧养老发展的需要。2015年,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数据分析课题组对我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调研发现,我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以农村户籍的已婚女性为主,年龄偏大,46岁到65岁的工作人员是主体,而且70%的从业人员是高中以下学历,由于养老服务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大,服务人员存在“流动率高、劳动强度高、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服务水平低”的“两高三低”现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根本。智慧养老中技术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智慧养老服务中的科技含量及服务水平,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如果没有人才助力,不管科技多先进、智能系统多完善,仅依靠科技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可能还会束缚科技的发展。因此,智慧养老发展中不能重科技轻人才。智慧养老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智能设备、系统与服务人员的关系,既要有效使用智能系统和设备,又要培养高素质的养老从业人员。在加快智慧养老系统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培养既懂现代科技又懂老人照护的行业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和职业价值感,只有智能系统与人力资源齐头并进、线上和线下联动服务,才能提高智慧养老的社会接受性和满意度。

第四,智慧养老发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治理。智慧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行业多,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界力量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履行规划、整合、监管等职能。智慧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也是一个跨领域关系到老年人福祉的事业,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做好监管。智慧养老发展中需要前瞻性理念的指导,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解决老龄问题,从全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智慧养老的最大优势在于利用现代技术整合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各类资源,为老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但也是智慧养老发展中的难点,需要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来保障。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政府监督的难度和幅度增加,如何监管智慧养老平台中各类服务主体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其次,提升智慧养老的市场化程度,形成产业链条。在老龄化浪潮来临的今天,养老产业应该是“夕阳的朝阳”产业,智慧养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目前我国老年人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智能化产品使用的能力不足,银发经济的浪潮尚没有到来,企业暂时难以享受养老经济的红利。同时,智慧养老系统涉及多方面技术,特别是前期技术研发投入大,成本高,回收慢,因此,政府要通过扶持和补贴政策,推进智慧养老的市场化。此外,智慧养老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行业与行业之间要发展均衡,逐步生成智慧养老的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力,减少产业运营成本,提升产业运营效能和整体效应。最后,促进社会力量的成长,加强社区平台建设。虽然,当前剧烈的社会变革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及其稳定性发生明显的变化,核心家庭成为主流,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淡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减弱,其他养老形式不断涌现,但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仍然是老人的主要选择,也是未来养老的主要方式。因此,社区将在老年人服务中发挥整合功能,为智慧养老提供实践的平台和空间。为此,社区应发挥平台作用,提升社区居民认同感,培育社区组织,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总之,智慧养老将是养老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齐头并进,政府要发挥规划、资源整合的优势,加强监督;市场应充分运用其敏锐的需求感知力,加强技术研发,加强产业合作,探索新的产业模式;社区可以发挥其地域优势,搭建平台,提供专业而暖心的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和老年人幸福指数。


来源|GUPA教研事务部

协理|GUPA行政事务部

支持|GUPA学生事务部

出品|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