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即使在下乡的过程中,我们的条件很艰苦,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但是,我们团队合心,其力断金,所以最后我们还是凯旋了。留在我脑海的是那些孩子的天真的笑容和当地村民的淳朴、热情。虽然短短的几天不能带给那些孩子实质性的东西,可我相信,我们的支教是有起到作用的,是有给他们点亮知识之路的!
——黄红坛
下乡的一路上,有过辛酸,有过汗水,但是更多的,是欢乐与喜悦!回想那时,我们睡过泥地板;我们到过河边洗头发;我们试过在烈日当空下步行1个多小时的山路,在村里走访家庭;我们试过被水稻割破了皮;我们试过被蚊子咬后,感染细菌起脓疱……我们也曾有过抱怨,但是更多的,是用一份努力,一份坚持去克服,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看到他们的笑脸,听到家长们对我们的认同,便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非常怀念扶参村里的山山水水,非常不舍扶参小学可爱的孩子们,非常感谢扶参村民对我们的关爱。这趟下乡之旅,会一直记载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美好的一段回忆!
——黄宇婷
下乡的七天我们经历的不算多,但也不少,第一天初到扶参小学,第二天的集中学生以及四处宣传,第三天到第六天的支教,还有第七天的务农、家访、晚会以及凌晨的归途依然历历在目。还有每晚必不可少的会议、晚会排练以及每天三餐大家相聚在一起的时段,现在想起来,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回忆。
下乡的七天我们每天面对着不同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收获着不同的快乐。面对着食宿问题、自来水问题、支教学生少的问题、教学问题以及天气对我们晚会影响等问题我们一件一件地想办法解决。初到扶参的时候真的觉得生活挺艰苦的但后来条件慢慢改善了,我们也慢慢适应了。和大家一起相处的七天,和当地孩子相处的七天,让我们越来越不舍得离开扶参,那是汗水、笑声以及泪水交集的七天。晚会结束后,孩子们的不舍和泪水,大家在柔和的音乐中道别的时刻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揪心。无论如何,这段日子我们辛苦过、开心过、感动过,这样就足够了。感谢下乡的七天、感谢下乡的19位队友,感谢当地的孩子们,你们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以及经历。
——郑翠华
下乡这几天,很感谢扶参的小朋友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感动,看着他们天真的笑容,感觉扶参的天空永远是那么的绚丽,在这里,没有悲伤,只有纯真的笑声;我们在扶参相聚,一起克服各种困难,收获的是团结一致;扶参让我们成长,感谢扶参,感谢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让我的人生能留下如此美好的记忆。
——黄文苑
“三下乡”一词平时听就听多了,但真的亲身体验还没试过。但这个假期我有幸成为我院09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的信宜扶参三下乡队员之一。所谓“实践出真知”,下过乡,才能领悟到其深刻意义以及它带来的美好回忆。短暂的七天下乡生活在感动声中结束,然而,扶参的山清水秀仿佛就在我眼前,扶参人们的热情仍深记我心,扶参学生的欢声笑语方似乎仍萦绕在我耳旁,那一幅幅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支教、务农、走访贫困家庭、晚会等等下乡的任务,我们不敢断言做得最好,但我们却是最用心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竭尽所能为扶参人们和扶参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这份情、这份回忆足以回味一生。
——陈丽华
匆匆的时间流淌着,一身行装的公管三下乡学子便已急忙的离别了扶参小学。
在这短暂的几天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简朴;乡村孩童的天真纯情;农村人民的热情涌现;为人师表的一份认真……
也许,这样的一些经历已然逝去,但始终会长流于心底里。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支团队的努力,收获了不一样得友谊,更收获了生活中的又一份艰苦,体验到照顾自己、好好活着的不容易。
知识共传递,爱心相伴随。我们都在!
——张泽航
扶参——这是在暑假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字,在这里我们20个大学生与一群小朋友相约,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七天,将会是我们每个人都永生难忘的日子。还记得,一开始到扶参小学,我们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团队的力量使我们冲破了重重难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那群小朋友时,我就知道,我们会爱上他们:还记得,我们离开的那天,不舍和泪水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短短的七天,我收获了一生中难以得到的东西——团队精神,工作的经验,坚强的意志,真挚的友谊,孩子们的爱……….
——卓宏衍
同行的我们——20个充满青春活力、满怀爱心的广大公管学子,登上包车前往信宜的那一刻,心中是那么期待和激动。然而,到达学校的那一刻却是让人那么抓狂和失望。难过的却是,当我们习惯并享受下乡生活的时候,竟是即将离开的时候。不忘我们千方百计地挂起蚊帐;不忘我们忍受闷热和瘙痒的痛苦;不忘我们为了水源奔波忙碌。不忘的很多,感动的更是难以忘怀!感动于队友们一起流汗排练却毫无怨言;感动于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和爱护;感动于孩子们对我们的不舍和感恩。下乡,让我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同时,也给孩子们带去了新鲜的感受!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会毅然选择!
——罗浩如
我对这次三下乡的感受可以概况为八个字:百感交集、回味无穷。蒙受学校的恩惠,我们得以乘坐专车前往茂名信宜市。几经颠簸,终于到达洞池镇扶参村。第一天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苦,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皆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最头痛的是宿舍楼没有水,那真够我们折腾的了,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这里最难得事情原来是照顾好自己。
教育孩子是最开心的事情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小朋友真让人伤脑筋的,但看到他们的笑脸,什么苦都变得值得的了。回想起晚会离别的那一刻,一张一张泪脸,真觉得时光易逝、相见恨晚。时间虽短,但相信:我们已成为当地的神话,将引起了阵阵回响,彻底打破了山区的平静!
——李浦云
三下乡的时间,七天来不长不短,每付出了一份的汗水,就收获十份的记忆,就收获十份的经历,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经历,也满足了自己的支教的欲望。
大一就开始想把学院的三下乡带到自己的母校--扶参小学去,从初期的计划,到后来的踩点,再到下乡的真正开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收获了很多。当计划中的事情真正地实施的时候,就多了一份担心,担心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这次的活动搞不好,搞不成功。刚刚到达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真的很多,但是都在大家的共同以及合作下,一一解决了。在20个人的团队努力下,支教任务很好的完成了,而我个人我的寄望--让小学生知道日后的路该怎么走的目的也达到了,务农完成了,再一次体验了务农生活的艰辛,晚会最后也在大家的努力中开展以及在小朋友和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序幕。当下火车回到广州的一霎那,一颗始终担心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罗晓威
(供稿:暑期信宜三下乡服务队 编辑:罗柳茹)
时间:Aug 28, 2011 10:47: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