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熊梦莹 许洋迪)近日,每天中午或者下午放学,在B4楼下总能遇见一位老爷爷,他身形瘦弱,衣衫褴褛,然而神情十分投入地拉着一把板胡。老人家的面前的碗兜里放着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不等的散钱,有不少从老人面前的学生都会停下脚步,将身上或多或少的钱币放进碗兜里。时值阴冷潮湿的冬天,连续好几天下着毛毛细雨,老人依然坚持着,顶着一把雨伞,在自己的春天里演奏。
五十年的音乐之路
决定采访老爷爷时,他正拉着一首古曲《百鸟朝凤》(一首过去常用的婚庆曲),乐曲听起来很欢庆。和老人面对面的第一句话他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是音乐的爱好者,他可以免费教我们拉板胡。在谈话中,爷爷还很细腻地向我们介绍着他那把自己打造的板胡:“泰国进口的椰壳”、“上等的梧桐树板”、“马尾巴的胡弦”,带着他的爱胡,爷爷在流浪的路上一直很快乐。
爷爷告诉我们,他早年经商卖农副产品,闲暇之余便会拿起自己做的板胡拉上几曲,后来,正是因为对胡弦的爱好从来没有改变,他从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成为了一个在路边流浪艺人。从自学拉各种曲目的板胡曲开始,一直自学自练,五十年的音乐之路他从来都没有停止,所以即使年老,他依然能过很熟练地一遍遍地拉着各种曲子。老爷爷有着自己对音乐的追求,他在谈话中一再向我们强调着:“如果曲子拉得不好,谁还会给你钱,是不是?”
爷爷说,他拉板胡有他的独到之处,因为没有组建家庭,爷爷将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精炼板胡上。而他在表演时从不看曲谱,爷爷笑说:“那些看谱拉曲子的都是基础的,我拉的曲子是超谱的。”


老爷爷坐在路边拉着板胡(许洋迪 摄)
一个人的旅途
老爷爷是辽宁人,家在黑龙江,今年已是接近70高龄,至今尚未成家。老爷爷走南闯北,独自一人去过10多个省份。在北方流浪的日子里老爷爷听说广州的天气比较暖和,即使是冬天,也不会有十几公分的厚雪,于是他就一个人带着板胡坐火车来了广州,并且打算今年就在广州过年了。问及爷爷有谁陪他过年的时候,爷爷很祥和地答到“啊呀~孩子,我都没有跟谁一起过过年”,再问他什么时候回去时,老爷爷笑说:“等天气暖和了,我就会回去,就像小燕子一样”。
老人一个人现居在广州火车站旁边的收留所里,每天从火车站转三趟车来大学城。每天中午,他会在南五路上买一份炒粉作为他的午饭,在人少的时候吃。此外,他还带着一包袱的随身物品,里面就有一些咖啡冲剂,每天就是把这个当药喝,他说这个能帮自己在他犯困的时候提提精神,拉好曲子。
“不靠谱”的老人家
老爷爷走南闯北的理由就是“想来就来”,“在养老院里也闲着没事,就想出来闯闯“。“南方的天气好,人好,只要是到有能够听得懂我的音乐的地方,靠别人给的一点钱能够养活自己,这样我就很开心了。”于是,一个人,一把板胡,老爷爷就这么从祖国的最北边黑龙江来到了几乎是最南端的广东。
选择到大学来拉板胡是因为他觉得大学城是个文化之地,在这里会有听得懂他的音乐的人。当记者跟他开玩笑,劝说他去当大学老师的时候,老爷爷说:“那么老了,也不图什么了,能有饱饭吃就好了。”
(供稿: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朱伟健)
时间:Dec 7, 2012 1:53: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