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回归线学术笔会举行

作者: 时间:2024-12-27 点击数:

广州大学第四届北回归线学术笔会


2024年11月24日下午,广州大学第四届北回归线学术笔会小谷围岛文逸楼举行。北回归线笔会秉持“崇尚本真,回归学术”理念,旨在致力打造面向编者、作者、读者的面对面交流平台。本届学术笔会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周年华诞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得到《广东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暨南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广州大学学报》《湖湘论坛》《社会工作与管理》《青年探索》等期刊以及《南方治理评论》《社会创新研究》等辑刊支持。



《广东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李超海教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李晶晶、《湖湘论坛》主编杨炼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王娟、《社会工作与管理》常务副主编李志明教授、《青年探索》编辑何思敏应邀出席学术笔会。《南方治理评论》主编、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院长陈潭教授出席笔会并致辞,本届笔会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利敏教授主持。



《广东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李超海教授从编辑用稿角度出发提出了三项审稿标准。他强调,撰写文章时必须将学术研究与时代议题相结合,注重学术前沿和跨学科研究领域。他建议,广泛涉猎专题文章以提升文章质量。

《湖湘论坛》主编杨炼教授以社会学领域为例阐述了他对优秀稿件的看法。他认为,一篇出色的学术文章应当遵循学术规范,展现出学术严谨态度和科学性,并能激发学界同仁共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王娟介绍了以“三农”领域相关问题为导向的选稿取向,她强调优质稿件应该抵制学术不端和避免“一稿多投”。在形式方面要求遵循学报的规范要求,在内容方面要求具有创新性,论述条理清晰,且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李晶晶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接受AI辅助写作的边界”主题进行分享。她介绍了GPT技术和国内外GPT应用情况,强调学者应注意AIGC使用边界。她认为学术编辑在文章初审时应关注知识产权与原创性、学术诚信、抄袭检测和教育学术规范。

《社会工作与管理》常务副主编李志明教授对杂志核心板块进行了概述。他强调,学者撰写文章应深入研究目标期刊特点,包括选题方向、栏目特色、学术规范和字数限制等,以确保他们的作品能够找到最适合发表的期刊,即所谓的为优秀论文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

《青年探索》编辑何思敏着重介绍了以港澳台青年研究为特色的栏目。她指出,《青年探索》杂志与青年相关,具有青年友好的特质,对年龄无限制。她建议,投稿者可以在一个月后通过邮件了解审核进度,专家意见可以帮助投稿者修改和完善文章。



作为编者、作者、读者的“面对面”学术交流平台,北回归线学术笔会既是一次非完全的学术呈现,又是一次重要的思想碰撞。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成院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博士候选人袁喆院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候选人李义科院友等参加笔会活动。谢颖、黄旭、方英、肖生福、刘建义、袁宇阳、邝运明、孙勇、孙婧婧、余茜、许昕然、李凌风、梁琴等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笔会活动。

撰稿|唐璇、李佳宇

图片|学院图文直播

编辑|许昕然

排版|雷雨晴

编审|陈本皓

校对|周 博

审核|袁宇阳

监制|周利敏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