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交流会举行

作者: 时间:2019-06-06 点击数:

“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交流会召开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使各门课程都能够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公共管理学院在召开了“课程思政”建设动员会、各系各专业的讨论会之后,2019年6月4日下午,在文逸楼514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交流会。学院书记刘雪明教授、政府管理系主任蒋红军副教授、副主任彭铭刚博士、沈本秋副教授、杨小聪博士、李利文博士、王洁博士、陈晓佳博士,社会学系书记胡蓉副教授、副主任张庆鹏博士、王利兵博士、胡倩博士以及学院教务办主任肖栩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



交流会上,王枫云副院长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专业课程要充分挖掘和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依据学科专业特点,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通过教学设计,形成“润物细无声”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等,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政府管理系主任蒋红军副教授从教材选择、教学知识点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上提出了三点有益经验。他认为,第一,在教材选择上要严格把关,要按要求使用“马工程”教材;第二,教学知识点的设计要融入“课程思政”的要求;第三,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充分对接,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专业建设、老师培养以及“课程思政”四方面充分结合,做到“走出去,沉下去,带回来”。

  社会学系副主任张庆鹏博士从自身讲授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课程出发讲述了课堂教学体会: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育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

  沈本秋副教授从《公务员制度》、《政治学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认为,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挖掘我国制度、体制上的优势,纠正少数同学被某些媒体误导所产生的错误认识。同时,要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个人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胡倩博士谈了自己开设的《社会保障制度概论》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东西,更多地把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比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及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认同感等。

  政府管理系副主任彭铭刚博士就方法论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分享了自己的做法。他认为,在课堂上需要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来辨别真伪,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知和辨别能力。

  社会学系书记胡蓉副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专业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贯穿起来。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课程质量建设是基础,通过高质量的课程,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教会学生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看待社会。

  王利兵博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认为“课程思政”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师德风范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言传身教会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杨小聪博士、李利文博士、王洁博士、陈晓佳博士也都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交流。



编辑|肖 栩

协理|陈健仪

排版|林曼曼

编审|王枫云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