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博雅桥”的创意来源,宋茵同学表示,她的灵感来源于文化桥的位置。它位于图书馆西面,而图书馆是学习和索求知识的地方,满足同学们的精神所需,属高雅博学之地,“博雅”一词正符合了其特质。早在去年11月初,文化桥、休闲亭的征名活动就已开始。此次征名活动向全校师生征集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以及能体现广州大学文化精神的名称。学校对获奖的作品及获得评审团提名的作品都将给予奖励。
本网讯文化桥、休闲亭的征名活动从去年11月初开始,历经近半年,终于尘埃落定。经师生投票和专家投票,学校领导审定同意,“博雅桥”和“德馨亭”这两个应征名字最终胜出。其中,“博雅桥”是我院08级社会工作2班学生宋茵给文化桥的命名。
从字面上理解,“博雅桥”,广博风雅,与广州大学“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不谋而合;广博风雅,与岭南文化中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博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处。
再从文化上理解,宋朝古诗《挽唐吉林咏道》中所提及的:“博雅林夫子,隐居城市中。”可见“博雅”一词在古代就已出现文人雅士之间,更见“博雅桥”的可取之处。
据广大新闻网悉,在这次征名活动中,共征集到桥、亭命名711个,参加活动的师生来自学校的22个学院及机关部处,充分体现了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各个学院学生评委的投票以及专家投票,最后选出文化桥与休闲亭名字前六名,其中,“博雅桥”、“德馨亭”分别获最高票数。
“博雅桥”和“德馨亭”这两个命名最终得到认可,主要是因为其结构对应,寓意深刻,蕴含了广州大学师生追求广博知识和崇高品德的美好意愿,同时,这两个名称还分别与“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和“生生日新,德业并举”的校风相呼应,因此得到较多的评委认同。
附:征名活动获奖名单
文化桥
一等奖 博雅桥 宋 茵 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百川桥 朱泽宾 土木学院
二等奖 躬行桥 赵葆楠 教育学院
三等奖 泓奕桥 陈政桦 人文学院
三等奖 广翰桥 古科明 计算机学院
三等奖 未央桥 巫辉云 人文学院
休闲亭
一等奖 德馨亭 李伟秀 人文学院
二等奖 沁 亭 胡梦娜 教育学院
二等奖 粤韵亭 黄佳林 地理学院
三等奖 乐知亭 陈静敏 人文学院
三等奖 瀚岚亭 郭添财 商学院
三等奖 百墨亭 戎明杰 教育学院
(供稿:公管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黄少丽)
时间:Apr 22, 2010 8:41: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