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的民生建设在试验一条新路:你下单子我来办,让老百姓按需求“定制”。
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历时数月,公开征求老百姓的建议。把这些建议汇集成一张张民生订单,政府投入资金和力量去落实。
一年来,大庆投入28.6亿元的百项民生项目,有七成来自群众的需求。这些项目的进度,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刊登在报纸上,接受监督,还定期组织市民参与项目的验收。
不由官定由民定
政府按3000张民声“订单”投民生项目
一到大庆,先听说了个“高射炮打蚊子”的稀罕事。政府居然把灭蚊子列进最重要的民生项目中,登报纸、上电视,市长指挥灭蚊子!
小小蚊虫,至于吗?
“太至于了。”大庆城管委市政公用总工程师王立君说。她介绍,大庆湖多水多,本来就容易滋生蚊子,加上今年发水,每平方米达到八九只之多。一到傍晚,别说出门了,这么热的天没有一家敢开个窗户,老百姓都憋在家里动弹不得,用电用水各方面,一下子就上去了,怎么不是民生难题?
把灭蚊子列进民生项目,可不是政府定的,这是老百姓自己投票投出来的。
“办公楼内外也有蚊子,可是,谁能想到,老百姓当下最需要政府给办的实事,不是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是灭蚊子!”大庆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于晓君说,“大家的意见汇总上来,我们都吃了一惊!”
前不久,大庆决定,先听民声,再投民生。先了解老百姓到底最想要啥、什么问题最急迫,好把有限的资金使得更有针对性。于是,在报纸上、电视上登出消息,开通热线电话,天天宣传,欢迎大家说说自己最希望解决的民生大事、难事。
两个半月,每天收集一沓子一沓子的纸,老百姓给下了3000多条“订单”。简单一梳理,灭蚊的呼声排名特别高。于是,全市开始集中灭蚊。
3000条订单,当然不光有灭蚊子的事。停车位不够怎么解决?公交路线怎么优化?残疾人就业咋办?养老床位能否再增加?……市委成立了由45个部门参加的15个落实惠民建议工作组,采取现场探查、系统论证的方式,合并同类项,剔除一些目前还解决不了的问题,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进行整合与配套,在民声订单占七成的前提下,合并为100个项目,成为民生工作的硬任务,投28.6亿元,实打实地干。
“这些项目,从立项到落实,都是上市委常委会的,有组织力量的保证;每过一个月,在报纸上公布一次进度,公开得非常详细,好比一条路,修到百分之几了,谁负责落实的,这都列上,让老百姓监督。”大庆社会管理综治办副主任姜庆说。
老百姓不仅能监督,还可以参与验收。两个月前,市社工委首次组织10名市民代表组成督查组,实地查验10处“百项民生项目”。
“能亲自参与监督,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市民代表王再喜坦言。
不要漫灌要滴灌
百姓需求多样化呼唤针对性服务
为什么要让老百姓下订单呢?
大庆市委给出的解答是: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老百姓真的需要什么服务,到底缺啥,政府掌握的信息,跟复杂多变的一线需求,往往是不对称的。要让政府的工作与群众的需求对上茬、接上轨,就要主动多方掌握信息,避免拍脑门决策。
这一认识,在一个孩子身上得到了印证。
乘风社区的张安,得了一种怪病,叫肌无力,很难治好。他现在最需要什么?社区工作者和爱心传递志愿者协会带着钱和物上门,被孩子父亲婉拒了:谢谢啦,孩子用不着这些了。
志愿者挺执着:要不,我们出人,定期帮孩子下下楼,晒晒太阳吧?
孩子父亲苦笑:他浑身肌肉痛感特别强烈,一碰就疼,一步一步搬下楼?那不要命呢嘛!
一切预设,都没有用。跟孩子细细一聊,才知道,他现在最需要武侠小说。天天呆着没法动,希望能到武侠世界里“逛”一下。志愿者细致观察,孩子有两个手指头还能动,那就再给送台电脑吧!这样,外部世界的窗子不就打开了!
市人大代表陈树春认为,大庆市抓民生“搞滴灌,不搞漫灌”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倒逼地方政府转变职能。他说:“按订单交货的服务方式,比以往难多了,因为服务更精细了,粗放式变成集约化了。克服了这个困难,政府的执政能力、服务水平不就提高了吗?”
百姓下订单,随时监控进度,然后给打分,在大庆团市委干部石全的眼里,这个法子有点像淘宝网购。“作风转变,就是靠高质量的服务,跟老百姓说:给个好评吧,亲!——这是好事!”
不看临时看平时
建立常态化的民声平台,有声必应
让老百姓下订单,政府照方抓药,好是挺好,但会不会是一阵风呢?
这个民生订单模式,还在更深的层面留了下来。大庆市成立了“百湖民声”网络问政平台,老百姓平时有什么难题,可以通过网络反映,问政平台予以公示,并转给相关责任部门。这些部门原则上要在3个工作日、最晚7个工作日内答复。回应敷衍、形式化,打回去重新答复。
9月24日,记者点开问政平台。满网页的意见和要求赫然在目。据介绍,网站开通3个月以来,累计点击量已达14万次,共收到市民提问478条,解决实际问题412个。
记者点开网友“张红珍”的 “房屋漏雨多年多次反映无果”投诉:“我家在祥阁的房子从收房就漏雨,多次向物业反映无果,物业和开发商互相踢皮球,希望得到关注!谢谢!”
高新区管委会回复就在底下,看时间,是在5个工作日后作出的:高新物业已向市房屋维修基金管理办公室申请维修,待预算下来后,由相关的2/3以上业主签字确定,即可安排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我是市十三中学高二二班学生家长,该班级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韩庆发,要求学生到他那里补课并收取费用。希望领导彻查。”网友“和谐家园”举报教师私自办班补课。
教育局回复:纪检监察室已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查,证实确有其事,市教育局依照相关规定对该老师进行了通报批评等处罚。
“这是民生订单的日常化、制度化。”于晓君说,“我们构建了一套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的社情民意收集体系,建立了‘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四级民情社情政情收集处置网络,在全社会发展了千名‘三情’直报员,建立了网络舆情收集系统和网络问政平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即时回应解决,对于涉及全局的共性问题,市委及时研究集中解决。以老百姓的需求为本位的民生建设体系,在大庆初步建立起来了。”
民生订单如何规避流于形式呢?
大庆的办法是:信息公开,让老百姓随时监督。
“项目名称:城市路灯建设,完成总进度:72%,责任主体:市城管委。”记者看到,8月13日的《大庆日报》用两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7月份“百项民生工程”的进度情况。进度、责任主体一清二楚。实施快的、慢的,老百姓一目了然,对相关部门也是一种监督和倒逼。
“政府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应该尽可能向服务对象提供信息,一般来说,信息公开、透明的地方和部门,滥用权力、不守信用的情形能得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说。
发展定制民生,在专家看来,如果放在渐行渐近的大数据时代的坐标系里看,其意义更为深远。
“通过分析海量的订单数据,各种水平需求的人群数量及分布情况,政府可以准确掌握。什么问题是常年痼疾,什么问题是临时性难题,也一目了然。”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看来,大数据关键的意义,在于数据本身会说话,能够据之做出准确预判,对老百姓的需求曲线动态掌握,容易滋生社会矛盾的区域提前标注,防微于未兆,虑难于将来,实现“前端管理”。
“掌握大量民生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制定落实到群众头上的工程,一步步真抓实干。这个过程,起作用的其实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韩学键说。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25日)
时间:Sep 29, 2013 4:40: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