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注重管理能力与管理技能的公共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经验,广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的办学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及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公用事业、市政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治理等公共事业部门与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2.专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了城市管理和体育事业管理两个方向。其中,体育事业管理方向为全国高水平运动员定向招生,单独设班。
3.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广东省在《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推行城镇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垃圾处理等行业特许经营;在《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中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公立机构分类改革,允许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公立机构股份制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社会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对于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增加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广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积极聚焦专业发展方向,夯实专业建设内涵,强化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近年来,聚焦城市管理方向,本专业立足广州特大城市的治理实际,与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局、来穗人员管理局、《城市观察》杂志社等单位共建“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和“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国家中心城市发展与管理”,积极推进公共管理教育综合改革。
4.专业优势
广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该专业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与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等6个二级硕士学位点,依托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发展研究院和市级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廉政研究中心,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国家中心城市发展与管理”和广东省公共政策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等2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共建2个广东省国际合作重点科研平台——“伯明翰大学—广州大学服务业与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和“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拥有2个广东省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专业团队共有25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广州市人民政府咨询专家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2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培育对象1人、羊城青年文化英才1人。专业师资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30%以上教师具有地方政府部门挂职锻炼经历,45岁以下教师占83%。
5.人才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强化教育质量,培养拔尖人才,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00余项,拥有广东省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2个——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创办有“南国讲堂”、“南国读书会”、“公管午餐”、“南国论坛”等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学术交流平台。
专业积极推动本科生“第二校园访学”活动,已持续选派优秀学生团队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开展为期十天的短期学习考察;积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度,入校后为每个本科生配备一名专业老师做导师,推行现代学徒制;长期聘请加拿大女王大学、美国佩斯大学、韩国行政研究院专家学者驻点开展教学和合作研究,与美国、英国、意大利、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斯里兰卡、伊朗、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外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人才培养网络;结合学校学生工作政策,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学习计划,选派优秀学生访问国内高水平学院的短期学习计划,目前学院已与台湾义守大学、屏东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校建立了交换生培养项目;开展谷琶调查报告大赛和学生小额资助调查项目,结合学院研究基地团队项目和教师自由探索项目,在本科生中设置小额资助调查计划项目。
6.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市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组织管理、公共财务管理、管理文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概论、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社区管理、城市安全与危机管理、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社会政策概论、大数据导论、大都市治理、公共服务礼仪。
7.综合改革
专业积极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综合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主持省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5项、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4项,主编和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教育综合改革教程》系列特色教材建设1套;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积极创新,全力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加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研究式、专题式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学内容的自觉吸收和消化者;落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度暂行办法》要求,推动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大课堂”和“小指导”的有机结合,积极拓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8.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面宽,学生就业能力强,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文教、市政、社会保险、社会组织、社区等公共事业部门与机构从事管理工作。10余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党政部门和海内外企事业单位就业率达100%,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本专业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等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本专业每年有多人保送或考取了国内外名校的硕士研究生。
时间:Jun 3, 2017 11:56: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