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09年,济南市环卫局对外招聘“掏粪工”,吸引了391人报名,经过复杂的笔试、面试,最终,五名大学生被录取。五名大学生中四名本科生,一名大专生,其中两名还是党员。而在应聘中,不乏有“学生会主席”这种精英的人才参与竞争。一时之间,大学生“掏粪”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掏粪”这类在人们眼中是“脏、臭、低级”的工作为何竞争会如此激烈?大学生应聘“掏粪工”是否是大材小用呢?这一期为你解读的是我们社会学系的杨明宇老师——
大学生只是一种符号
杨明宇老师(以下简称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审视我们出发的角度。出发的角度不同,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我回头考虑了一下,认为主要还是要从我们大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从你们的口中得到一些真实的信息或者想法——你们对这个问题到底是如何看待的。
公管同学甲(以下简称甲):可能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会比较介意。明明是大学本科生、大专生,又是党员,去掏粪不是那么好听。
思教学生乙(以下简称乙):我听说过招聘掏粪工这件事,它是一种编制工,就好似公务员,待遇挺好的,所以我觉得干这份工前途还是有的,就是看不起这份工,一个大学生辛辛苦苦读出来,难道就是干这种苦力活?不懂。
行管学生丙(以下简称丙):听说了“大学生掏粪热”之后,对自己前途很担忧,很迷茫。
社工同学丁(以下简称丁):很多人都把挑粪工当做很卑微的工作,没有人愿意投身进去。
杨:其实你们这几种看法,老师都能够理解。细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掏粪热?这个现象正常与否?从我们国家目前这种人才培养体制来看,它有它不正常的地方。而从整个现实环境来看,它既然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刚才同学也提到,掏粪工属于事业编制,这意味着稳定的工作,有各种保障,有相对来讲较高的工资待遇——那么这都是它们的吸引力或者合理的地方。现在大学生就业相对来讲比较恶劣。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就……
同学们:没有那么多。
杨:这个呢,我倒不赞成,没有这么多(这种说法)。因为到底哪些岗位适合大学生哪些不适合,谁来规定?是大学生自己规定呢,还是社会,还是公共管理体制呢?恐怕很难说。这里我们可以来个对比。我在俄罗斯求学的时候,我的俄语老师在跟我们探讨时,就说了一个小故事:他和孙女在火车上巧遇了一位流浪汉,发现这个流浪汉还是一位数学博士。因为俄罗斯的社会动荡造成了他的失业,所以他只能靠捡破烂或是乞讨来勉强度日。他们对工资待遇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们认为自己了不起,是个人才。
其实这个都是两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状况,但我们必须对比的是:俄罗斯清洁工基本上所有的都是大学本科毕业。俄罗斯人享受教育完全免费,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的,你说一个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去当掏粪工,正不正常?它就是正常的。对比来看,在国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到了我们国家,就不正常了?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在就业方面还有很大的人口基数。如果定义一下,大学生这样就业就是抢了别人(学历不高的人)的饭碗。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只是一种符号。什么高中生,大学生,硕士,博士,都仅仅是符号。
丙:我觉得这个符号应该是个知识代表吧。
杨:那么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来探讨下,究竟代表了什么知识呢?特别在我们大学生扩招的的时候。有人说,这是降低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
这种符号与它所具有的知识含量和能力素质水平是不对应的。社会越来越不认同这种符号所代表的知识能力素质。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评论大学生去当掏粪工是教育的悲哀或是教育的失败。这个的潜台词就在于,你这个大学生毕业了也就只能去淘淘粪。你的能力素质水平、知识、智慧,都没有用。当时开办金陵大学的一位教育家说过,中国需要“吃得草根,做得大事”的人才。什么意思呢?意味着能够吃苦,吃不饱饭我就要吃草根,可见他的物质水平的生活是多么的低,但是能够做大事。这可能也是当时整个社会背景的一种需要吧。那么现在我们反过来,我们就说,我们这个大学生,我们吃得草根吗?吃不得。我们做得了大事吗?做不得。那也就是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的说我们是一种人才。我们应该要怎么定位我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符号的作用只是一种敲门砖,或者像一个台阶。关键在于,我们大学生自己来讲,你是重视这个符号,还是重视能力素质、自己真正的本事。如果你真正重视的是那种本事,忽略这种符号,那你就没有被这种帽子给束缚住,给局限住。那么你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时候,你的机会就会更多了,你的选择就会更多了,你能够看到的就会更多了。
如何成为大材,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杨: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一种思维,一种思维方式——如何看待问题。
在探讨、学习的过程当中,这种思维,别人怎么想的,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我们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不断地在强化自己的这种思维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个总结就是:小材永远当不得大材用,而大材呢……
乙:可以小用?
杨:这个小材当不了大材用要仔细想的话恐怕也不完全对。因为有时候,受整体社会环境影响,有可能我们认为小材干不了这个岗位,但是他就干了——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而大多数的情况不是这样的。但是大材呢,我在这里我倒不想按着这个什么“大材可以小用”的这个方向去说。我们关键是说这种大材……作为我们大学生来讲,如何能够成为大材,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就是这个“大材小用”非我们关注的重点,而应该是如何成为大材,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你还没有成为大材之前,你就关注如何能够得到小用,或者得到大用,这没有意义。
联络部:就是大学生去掏粪的话,其实也是磨练自己,是一个学习的一种历程,对吗?
杨:在国外有很多运动员,他都是业余的,他有他自己的职业。正好这种职业,能给他带来生活保障,而他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其他的一些方向,并且这些方向呢,他获得了一些成就。这有什么不对的吗?没有啊。只不过我们中国目前的社会水平还没达到这种状态。现在我们这个大学生就是一个掏粪工,满足自己的生活保障,而且这生活保障还蛮不错。所谓这个“大材”是有大用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是在哪?是在你自己掌握的。没有人限制你,不应该由外界环境或者是自己的那种局限所设定的。所以这点上,我说小材是永远大用不了的,而这个大材小用大用现在还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成为大材。
(供稿:学生会联络部实习编辑:张咏欣)
时间:Apr 23, 2010 9:29: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