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报告
【作者】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队
【摘要】奥运的经历让我们对文化的力量有了更深的体会。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文化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保护文化遗产更是义不容辞。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保护工作一个薄弱环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人们往往关心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着GDP的增长,却忘记了一种被称为“非物质”的文化。看到传统文化的流失,我们痛心不已。痛心之余深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换起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调研对象,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审视非物质文化积淀的积极作用,简要地介绍其相关内容、特点、价值,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做好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广州荔湾区 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民间群众的知识、智慧、精神、理想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悠久历史的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本次实践主要通过走访西关特色文化以及对西关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老艺人进行交流,观摩传统手工艺的材料选择、制作过程。在过程中对每种传统技艺形成文字与影象记录。
【正文】
一、西关概况
1、西关的由来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
2、西关的地理位置
旧西关经历各朝代的开发,变迁很大,许多古道已堙没或只留下街名。人们只能从一些留有原貌痕迹的街、巷名中去回忆,从中领略荔湾古道古迹。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西关的恩宁路,本次实践的主要调查地点。恩宁路在广州市西南,东起宝华路,西北至多宝路与龙津西路相接。由东至西原名十一甫、恩宁东路、恩宁钟巷、恩宁北路和恩宁市,1931年扩建成路,并沿用“恩宁”作路名。全长1115米,宽18米,沥青路面。
3、西关的历史地位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西关地区由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开建于1862~1882年的宝华区,多宝区及宝源区等地。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成熟和平稳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吸收西洋文化而融入自身传统的时期。
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广州西关在经济和建筑文化上,都具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二、西关特色文化代表
1、西关建筑
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中西合璧的东山洋房、独具岭南特色的商业骑楼、趟栊门、青石板路、都是西关风情的表征符号。西关大屋,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豪门富商在“西关角”,即今天的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华贵坊一带兴建的豪宅,西关小姐们即居住于此。西关大屋是岭南民居的代表,地位有如山西的乔家大院,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与西关大屋并称的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的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东山新河浦至梅花村一带兴建的仿西洋别墅,“东山少爷”即出于此。这里多为3层仿西洋古典式建筑,甚至房内还安装了壁炉,少数是中西合璧,巴洛克柱廊上是中国传统的青瓦屋顶。
如今大屋普遍状况不好,鼎盛时期800多间的西关大屋如今只余几十间。在广州耀华大街,一些大屋墙体多有裂缝,房梁也有裂缝,因为天气潮湿,木头还遭受白蚁虫蛀。而东山洋楼同样也受到威胁,许多花园洋房漂亮的西式圆形转角阳台上,人为地焊接了黑乎乎的、高达二三米的防盗网,完全破坏了楼房的整体美观;有的洋房则改作其它用途,大屋附近改建高楼大厦,古老而独特的西关风情,老广州风貌正在离我们远去。
2、西关打铜
铜水煲、铜碗、铜筷子、铜锅……在现代人家里,这些铜器已不被列入日常用品,但在旧时西关,这些都是大户人家几乎家家必备的“镇宅”生活器皿。“西关打铜”的传统是全手工原始打制铜器。“西关打铜”区别于京派、苏派的铜器,制成后不打磨接口,虽然样貌不及打磨过的铜器圆滑,但由于接口厚实,所以很耐用,后来自成一派,叫“粤派”。西关人家之所以盛行用铜器,因为铜制品具有传热快、耐用兼“保值”的特点。而这个行当也越来越兴旺,当学徒的西关人逐渐当上老板经营铜器铺,光复路、人民中、人民北一带在1958年前曾是非常“旺”的“打铜街”。
1958年的“大跃进”,进入“大炼钢”,使“西关打铜”从盛况突然变得几近绝迹。很多西关人家都无条件捐出铜器具,到了后来文革“除四旧”,再一次对西关人家的铜器进行大清理,此后西关铜器几近绝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再没有店铺公开售卖铜器,保存下来的铜器也多数残旧不堪。现代铸造技术虽然保存了一些当时的形式,但传统技巧就没有广泛流传下来。在广州,可以说历史悠久的传统铜锡手工艺已经基本消失,恩宁路的“苏哥打铜店”已经成了广州手工打铜的“独家”门户了。今年5月,西关打铜正式入选为广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唐鞋制作
唐鞋,顾名思义就是唐朝时鞋的样式。传统的唐鞋鞋底有轮胎、牛皮带和泡沫三种质地,轮胎底坚硬厚实,牛皮底精细时尚,而泡沫底穿起来很轻盈。制唐鞋从鞋底的“硬功夫”到鞋面的“软功夫”全过程都是手工的,先将轮胎剪成脚的形状,磨平鞋底,然后从里到外用棉布、黑色礼服绒制鞋面,再以牛皮包边。从原料算起,一双唐鞋要经过5个小时连续工作才可以制成。广州老字号“足安斋”是专门制作唐鞋的作坊,上世纪60年代,当大多数鞋店改头换面生产皮鞋,唐鞋因工艺下降变得过气时,只留下“足安斋”在广州唐鞋界无人争霸。但是经过时代变迁,因为市场需求不大,唐鞋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会制作唐鞋的只有梁广泽老师傅。
现时市面上花花绿绿的鞋子充斥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时尚,唐鞋的即将消失便在情理之中。倘若某人哪天穿着一双古老的唐鞋进行社交约会,定必引来诧异的目光。历史的巨轮一扎而过,唐鞋已经找不到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只有在适合的喜兴日子,或许才能大秀一番,以回味它曾经见证过的美好年华。现今并没有人愿意学习唐鞋的制作手艺,没有传人的话,这门手艺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失传。
4、八和会馆
在广州,粤剧文化最昌盛的当数西关,提起西关的粤剧,离不开八和会馆。西关历有“粤剧之乡”之誉,在粤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荔湾区被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曲艺之乡”,成为整个粤剧史的窗口和缩影。八和会馆在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行会,已有100多年历史,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百和堂意为八方和合、同结一心,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以前广州的粤剧名伶相聚于此,交流切磋、友爱互助,加上旁边有金声戏院,恩宁路成为粤剧文化的中心。当年粤剧名人马师曾和红线女、区少基、陆云飞等都曾居住在这附近。 随著粤剧不断向各地发展,八和会馆也成立了不少分会,现存的分会遍布世界18个国家或地区,而广东的八和会馆被海内外粤剧人士尊为“母会”。而现在看到的西关八和会馆是在03年重新选址建成的。
5、西关正骨
“西关正骨”历史悠久,最早形成于明清,而盛行于清末民初。有近三百年历史,名扬珠三角及港澳、东南亚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仅在西关地区注册的中医师就有450多人,曾经在长寿路、龙津路、和平路等形成多条“三步一馆”的中医药街。除此之外,光复路、文昌路、梯云路、多宝路以及十三行一带也分布了众多医馆。以善治伤科重症、大症而名闻远近的岭南伤科一代宗师何竹林以及佛山名医李广海之子李家裕都曾经在西关设馆。,“西关正骨”疗法有三大绝招,“古法复位”、“杉皮夹板”和“百年名药”。
明清时期,基于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关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和贸易中心。七十二行,行行云集,各类跌扑损伤、骨折脱位、枪火刀伤时有发生,因此对于医馆的需求量也比较大。经过日积月累,西关正骨医术的各种手法日益精湛,名气也逐渐越传越远。今年5月,西关正骨正式入选为广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调查、记录方法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对西关特色文化以及技艺的认识与生存现状
2、查阅历史文献以及相关资料、文件
3、对主要传承人采取个别访谈,进行个案分析
4、对一些邻居街坊进行随机采访
5、运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记录有关内容
第三,政府保护西关文化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西关文化。
四、西关非物质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1、因现代文明的冲击,很多非物质文化正面临消亡、濒临的绝境。一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如西关打铜,酸枝桌椅的修补、唐鞋的制作、猪鬃牙刷的制作等逐渐消亡,在全市难以寻觅。二是现代文化的熏陶,电影、电视等取代了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如粤曲,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依稀记得。
2、因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生存和传承的环境和条件,而后继无人,传承艰难。非物质文化始于民间、盛于民间、自发地传承于民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之缺乏一定的引导和扶持,其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走入了消亡的谷底。调研中发现,传承者老艺人或知情人为数不多,且年高体弱、风烛残年,一旦辞世,将永远失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3、各级各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申报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宣传不力,财政投入不足。自2007年开始,恩宁路旧城要求改建拆迁,大批特色的建筑被破坏,使得清朝时期的西关大屋几乎绝迹。城市的老城区往往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很多老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往往经历了悠久的岁月,甚至是几百年中国民居文化的一个精致的缩影。一个文化的传承,除了语言、风俗以外,更多的就是实物的相传,而古民居则是传递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但是会将记忆留在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集中在这些区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不加选择地拆迁,这些宝贵的遗产将灰飞烟灭。
4、公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弱。公民应是非物质文化的直接传承者,如果不能很好地让公民有效地参与保护,就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对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办法是:(1)利用节庆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2)利用各种媒体(如报刊,电视,舞台等)手段进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的行列中来。
2、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民族民间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3、文化主管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摸清底数,作好统筹规划,积极地实施抢救、保护、申报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主次、轻重、缓急,对那些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种类,要优先安排,抓紧抢救,尽最大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项目搜集得更加详细、准确、全面,具有永远珍藏的价值,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4、结合旅游资源,开发西关旅游路线。2010年广州亚运会渐行渐近,当世界的镜头聚焦羊城之时,广州应递出哪一张最有“广州味”的亮丽名片?西关风情就是一张很好的广州名片。西关人杰地灵,曾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康有为,李小龙、詹天佑等影响深远。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做大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项目、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发挥旅游景区和全市各大小商店展示、交易民间艺术作品的功能,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扶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蕴涵着各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西关风情》梁基永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12月
[2]《羊城后视镜》吴绿星杨柳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9月
(作者: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队)
时间:Aug 29, 2009 3:19: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