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承伟、陕西省扶贫办主任文引学、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出席会议并致辞,黄承伟教授、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宋凌云和西安交通大学卢黎歌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发言。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理论学者和陕西省扶贫办等部门有关代表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晓山主持开幕式。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谢治菊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

在开幕式上,黄承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套思想体系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实践效果来看,脱贫攻坚不仅针对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解决,还有力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体现。脱贫攻坚构建的贫困治理体系,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始终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教中心主任黄承伟、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宋凌云、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卢黎歌分别作了题为“习近平扶贫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历史世界意义”、“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后扶贫时代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学理阐释”的主旨发言。

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理论内涵、实践成效、世界意义展开具体讨论。与会学者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深刻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推向了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扶贫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我院谢治菊教授紧紧围绕《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结合实证调查数据,对语言扶贫及贫困户普通话技能的摘帽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

据悉,此次会议的交流成果是我院谢治菊教授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精准扶贫与贫困户的社会适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课题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诠释精准扶贫中人的发展,将贫困户的社会适应分为身体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思维适应与文化适应,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影响。
来源|GUPA教研事务部
协理|GUPA学生事务部
支持|GUPA行政事务部
出品|谷琶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