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石桃应邀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并调研数字纪检监察与“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
2025年4月1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举办专题学术活动,特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董石桃教授作了《数字技术驱动“三不腐”一体推进研究》学术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合规研究中心主任童德华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缪国书、张演锋为本次讲座与谈人,中南财经政法法学院、廉政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在学术对话环节,与会师生围绕人工智能在基层纪检工作中的技术局限性,人机协同提升监督效能,机构改革中呈现的规律性特征,数字治理中的现实梗阻,条块体制下数据跨层级流动难题等前沿学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学术对话充分实现了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合规研究中心主任童德华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学术报告和跨校学术研讨实现了三大突破:理论层面构建数字监督分析模型,方法论层面贯通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实践层面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他倡议建立常态化校际合作机制,未来将围绕数字监督标准体系建设、纪检监察学科交叉融合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学术成果向治理效能转化。
2025年4月1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董石桃教授团队一行赴湖北进行基层数字监督实践调研,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王泽宇,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嘉怡、钟泽林,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缪国书、张演锋等参与调研。
4月13日下午,董石桃一行就基层监督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对武汉格事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武汉格事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谢志同系统介绍了公司研发的“三平台四监督码”体系:政治监督、基层监督、执法监督三大数字化平台,以及窗口、企业、履约等场景化监督解决方案。硬件创新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监督执纪AI业务主机,通过搭载纪检专业大模型实现本地化部署,具备监督漏洞智能识别、监督对象关系图谱构建、监督决策辅助支持等核心功能。

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领域的智囊型技术服务商,武汉格事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创立。公司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及创新型企业资质,持有监督类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其创新实践获《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权威媒体报道百余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技术支持某区纪委监委获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并作为唯一基层单位代表在全国表彰大会作典型发言。
在调研对话环节,谢志同就调研人员的相关疑问给予回应。他认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需构建“行为过程全周期监督”模式,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监督关口前移,避免传统台账式监管的滞后性。在技术赋能过程中,应注重与党的理论体系深度融合,既要通过智能工具提升监督效能,更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强化干部思想建设,实现“技术防控”与“思想防腐”的双向促进。
董石桃教授高度肯定格事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监督工作中的努力,同时表示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纪检监察工作的效能,进一步将监督关口前移,更多地做好监督提醒工作,一方面降低腐败失责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另一方面有助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2025年4月1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董石桃教授团队一行,赴湖北省大冶市深入了解其“互联网+监督”建设情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缪国书副教授、张演锋副教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泽宇助理教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陈嘉怡、钟泽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研究生刘佳辉参与了此次调研。大冶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柯宏建,大冶市纪委常委郭泳钊,大冶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负责人王能军等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一行。

在上午的座谈会上,大冶市纪委常委郭泳钊介绍了大冶市“互联网+监督”建设情况。平台以加强财政资金和民生资金监管为重点,分为外网和内网两部分,外网平台主要公开数据,内网平台主要收集、比对数据,内外网平台互相补充、分工协作进行监督。主要监督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生和帮扶资金;二是村级集体资金资源;三是全市财政供养单位和国企财务收支情况。大冶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副主任付强详细介绍并演示了“互联网+监督”平台中“信息查询”“公开公示”“数据分析”“违规预警”“投诉举报”等多项功能。平台通过深度公开主要成效,让群众成为监督员。借助高效比对机制,推动监督驶入快车道。依托在线监督模式,实现财务监管全领域覆盖。通过互联协作体系,最大化释放监督效能。大冶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负责人王能军对平台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补充说明。他指出平台存在以下挑战:数据收集遇瓶颈,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群众参与度不高,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信息联动性不足,需加强与其他系统对接。针对此,将采取措施完善平台功能,提高监督效能。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大冶市人社局、政数局、住建局、总工会等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平台显著提升了工作透明度与监督效率,尤其在社保基金、工会经费、保障性住房等领域成效明显。但部门间数据互通不畅、平台功能适配及用户体验有待优化,未来需加强沟通协调,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并优化平台功能,提高群众参与度。调研实践团围绕平台的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应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大冶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及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并阐述了大冶市纪委监委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加强监督的具体实践举措,同时也分享了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战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