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首届乡村振兴协同育人实验班招生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三农”工作就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但是,整体而言,我国“三农”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现象比较普遍。乡村人才之所以不足,这一方面与“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劣势地位有关,另一方面应归结为高校人才培养取向的“阻滞”。乡村人才,既包括乡村已有的在地人才,又包括愿意扎根乡土的外来人才,前者可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来造就,后者则需要通过引导、鼓励与培育,让其有向乡村流动的意愿、平台与契机。该如何为愿意向乡村流动的人才提供平台与契机呢?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协同育人实验班建设,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故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广州大学创设性开设乡村振兴协同育人实验班,以期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助力和支持。
本协同育人实验班有7家合作单位,分别是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以及碧桂园集团、广药集团、广州酒家、广东省绿芽公益基金会、广州乡村振兴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除两家政府职能部门外,其余5家公司或基金会近年来均在从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均是广东企业界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中坚骨干力量。5家合作单位可接纳20-30位学生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期一年的实习,并根据学生意愿与相关单位的实习岗位内容和要求进行匹配。
本协同育人实验班受广州大学教务处协同育人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
一、培养目标
1.构建“认知、体验、践行”三阶合一的协同育人模式。
2.探索“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元互动的协同育人体系。
3.深化“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
4.实现“认识乡村、了解乡村、关注乡村、投入乡村、奉献乡村、振兴乡村”六维融合的协同育人目标。
5.通过给予实习机会促成合作单位与我校高素质人才的双向沟通与选择。
二、培养思路
1.在认知阶段,以实习工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面对面接触、现场考察,增加学生到乡村实地观摩和实践的机会。在体验阶段,丰富实习内容,围绕五个振兴将参观、实习、实践、实训、实操融为一体。在践行阶段,邀请校企、校政、校社、校村、校农合作中的精英人员为导师,指导学生到乡村去创业就业,或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孵化器。
2.借助实验班形式,致力于在实习工作研究中以乡村需求为标准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人才,与各地乡村振兴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省内外从事乡村振兴的大型企业、专注于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一起,在课程开发、案例编写、师资培育、教材建设、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协同育人、嵌入培养。
3.通过学生的工作实习带动学生“学出去”“走出去”,进入相关单位进行工作学习,将乡村当作现实学习的课本,培养学生对乡村的感情与热爱,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情怀,为培养一批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大学生,使其成长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具有出色的综合素养和专项能力。
4.乡村振兴及合作单位的发展需要行政管理、社会学、品牌营销等方面综合素养的人才。实验班通过跨专业招募学生,通过一年的实习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教育,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广大人才了解乡村、走进乡村、扎根乡村就业创业奠定坚守基础。
三、考核评价和学分制度
对于工作实效的考核评价,包括两个方面:过程监督与评价、效果监督与评价,两者各占50%。前者通过专业教师跟班监督及学生定期汇报等措施,对实习期间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追踪,并实施有效的评价;后者以作品为中心,对学生参与协同育人项目的接受效果进行评价。
对实习学生在工作任务、项目管理跟进、服务与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核心能力成长情况进行中期和末期评价,中期评价意见供学生参考改进下半段的实习成效。建立按月、季度、年度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制度、信息汇报制度,强化校企的沟通,协调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与服务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制定近期和远期的人才发展目标与相关措施等,根据研讨会的准备素材、发言情况、吸纳研讨会和信息汇报情况进行评价。
原则上,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实践安排在教学周进行的,每周1学分;在寒暑假进行的,每2周计1学分。校企协同育人班学生毕业应取得的总学分、必修课学分、通识类选修课学分等要求与所在专业非协同育人班学生相同,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可以有区别,其中工程类专业工程实践(与工程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和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不低于总学分的20%.
四、培养特色
1.培养模式新,深化五位一体,实现六维融合
构建“认知、体验、践行”三阶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探索“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元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实现“认识乡村、了解乡村、关注乡村、投入乡村、奉献乡村、振兴乡村”六维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三阶合一、四元互动、五位一体、六维融合”的新文科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2.教学体系新,强调交叉融合,彰显知行合一
根据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打破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藩篱,使得各学科不再各自为营,实现文文学科交叉、校企交叉、校政交叉、文理融合,实现各专业的相互借鉴、融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实现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彰显知行合一。
3.评价体系新,优化评价过程,体现全员育人
乡村振兴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评价主体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主体,拟引入学生、实习单位、辅导员、振兴干部和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聚焦于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动手能力和参与精神等多个角度,评价方法使用大数据手段、360评价法、平衡记分卡等形式,主体多内容广,体现全员育人。
五、报名要求
1.原则上学生需取得已修读必修课程的所有学分(2019级学生)。以公共管理、社会学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为辅,并愿意在相关合作单位实习一年。
2.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初级的本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抗压沟通和合作能力。
3.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综合基础和感悟能力,语言表达流畅;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对农村工作、乡村振兴等有一定了解并且具有较强烈的参与兴趣和意愿;
六、报名方式
1.填写个人信息表并提交自我简介一份(见附件),自我简介请发至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助理梁嘉俊邮箱734287435@qq.com,有效时间:2022月5月6日到5月20日;
2.公布录取结果:2022年5月30日前;
附件1
个人信息表
姓名 |
|
学院、专业 |
|
照片 |
班级 |
|
电话号码 |
|
微信号 |
|
GPA |
|
实习实践经历 |
|
学生干部与 社团组织经历 |
|
科研创新与社会实践经历 |
|
个人荣誉获奖情况 |
|
未来发展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