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南方社工论坛
暨广州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学术论坛
会 议 议 程

上午:开幕式及主论坛
时间:8:30-12:10
地点:广州大学文逸楼二楼 210室
开幕式 领导及嘉宾致辞
(每位发言5分钟)
时间:9:00-9:35
主持人:张和清
1.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雪明副院长致辞
2.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协会李敏兰会长致辞
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左晓斯研究员致辞
4.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导师代表程潮教授发言
5.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代表刘畅同学发言
6. 合影留念
论坛主题发言(一)
(每位发言10分钟)
时间:9:35-10:45
主持人:谢俊贵
1.发言人:张和清(中山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迈向社会增能的社区减贫实验
2.发言人:左晓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发言题目:广东社会工作十年回顾与展望
3.发言人:卓彩琴(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本土性
4.发言人:徐道稳(深圳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我国社会工作行政化发展模式及其转型
5.发言人:郭景萍(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文化与社工者流失行动研究
6.发言人:蓝宇蕴(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广州家综老人服务的反思
7.发言人:刘静林(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社区戒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10:45-11:00 茶歇
论坛主题发言(二)
(每位发言10分钟)
时间:11:00—12:00
主持人:左晓斯
1.发言人:谢建社(广州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农民工需求侧获得感提升策略
2.发言人:粱镗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再思南方社工的意义
3.发言人:廖慧卿(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发言题目:社会救助中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与策略
4.发言人:柳玉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
发言题目:三社联动在外国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应用
5.发言人:蔡静诚(广东财经大学,讲师)
发言题目:近十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进程——基于CNKI的文献分析
6.发言人:向羽(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
发言题目: 如何打造公共空间——社区发展的视角
总结发言、分论坛预告
时间:12:00-12:10
主持人:张和清
下午:分论坛及闭幕式
时间:14:00-16:30
地点:广州大学文逸楼二楼210室
分论坛一: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化与本土化
(每位发言15分钟)
时间:14:00-15:50
地点:广州大学文逸楼二楼210室
点评嘉宾:徐道稳、方英
主持人:朱俊熔
内容:学生分享
1.发言人:纪昌兰(深圳大学)
发言题目: 浅析提高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力意义
2.发言人:成海霞(深圳大学)
发言题目:整合视角下的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发展——以深圳市为例
3.发言人:刘畅(华南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服务困境与伦理本土化——来自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个案研究
4.发言人:许莉莎(中山大学)
发言题目: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社区保护
5.发言人:郑凯婉(华南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小组工作方法在肢体残疾者中的应用探索
6.发言人:陈嘉芮(广州大学)
发言题目:以兴趣带动专业:提升“兴趣”小组专业框架之构想
7.发言人:罗昕颖(广东工业大学)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路径探讨
15:50-16:10 嘉宾点评及交流讨论
分论坛二:社会工作实务创新
(每位发言15分钟)
时间:14:00-15:50
地点:广州大学文逸楼五楼 509室
点评嘉宾:蓝宇蕴、刘念
主持人:赵美娟
内容:学生分享
1.发言人:李梦迪、王苗苗(汕头大学)
发言题目:资产为本的社区建设策略:广东C城中村的案例方案
2.发言人:杨维(中山大学)
发言题目:性别角色双性化对恋爱满意度的影响调查
3.发言人:袁巧仪(华南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社会排斥视角下的社区康复模式反思——对广州某庇护工场的个案研究
4.发言人:范佳妮(中山大学)
发言题目:安徽省智慧养老发展“政企合作”的路径探索——以科大讯飞为例
5.发言人:黄静瑜(广州大学)
发言题目:优势视角下残疾人个案工作的介入探索
6.发言人:王雅丽(中山大学)
发言题目:社会支持视角下精神病患者的生活保障现状研究
7.发言人:香海燕(广东工业大学)
发言题目:司法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路径研究
15:50-16:10 嘉宾点评及交流讨论
分论坛三:城乡社会工作平衡发展及广东社会工作发展经验
(每位发言15分钟)
时间:14:00-15:50
地点:广州大学文逸楼五楼 514室
点评嘉宾:刘静林、向羽
主持人:袁泽瑶
内容:学生分享
1.发言人:张绮雯(深圳大学)
发言题目:回流后的流失:广东社工双百计划的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2.发言人:张皓(西北民族大学)
发言题目: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
3.发言人:周秀银(广州大学)
发言题目:
社工机构实习生管理研究
4.发言人:郭翰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发言题目:Exploratory Study of Burnout Amongst Chinese Social Workers
——A Survey in Guangzhou
5.发言人:李志标(广州大学)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运用与整合
——以东莞市石碣镇综合服务中心为例
6发言人:张梅(华南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个案管理在大病救助中的应用与挑战
7.发言人:郭利莲(广州大学)
发言题目:广州市社会工作评估机制中的经验分析与问题探究
15:50-16:10 嘉宾点评及交流讨论
闭幕式
地点:广州大学文逸楼二楼210室
主持人:谢俊贵
时间:16:10—16:30
内容:闭幕式暨优秀学术论文颁奖

会务服务信息
【交通指引】
从白云机场出发
从【广州白云机场】的地铁【机场南站】,搭乘【地铁3号线】往体育西路方向至【体育西路站】——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往番禺广场方向至【汉溪长隆站】——换乘【地铁7号线】往大学城南【大学城南D出口】——有两种方案供选择:(1)可乘坐的士,约15元;(2)公交【大学城专线2】【大学城专线3】【番201】【番202】到广大公寓站。
从广州南站出发
从【广州南站】的地铁【广州南站】,搭乘【地铁7号线】往大学城南方向至【大学城南站D出口】——有两种方案供选择:(1)可乘坐的士,约15元;(2)公交【大学城专线2】【大学城专线3】【番201】【番202】到广大公寓站。
【会场指引】

【餐饮服务】
本次会议用餐地点为广州大学商业中心粤园餐厅三楼,提供2017年11月25日中餐。
【住宿服务】
本论坛不安排统一住宿,请参会人员自行负责。
如需要住宿指引,请联系接待人:王潇珂(15521315123)
【医疗服务】
如遇需要,可到校医院门诊020-39366557,或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020-39318101。
【安保服务】
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如有咨询或帮助,可求助会务工作人员或保卫处020-39366162。
【天气信息】
2017年11月24日-26日广州市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南方社工论坛

南方社工论坛是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主发起、以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为主体,并广泛联络其他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的学术论坛。论坛主要针对当下社会工作发展备受关注的议题,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多元、批判、包容、对话的交流平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升专业整体思考水平。
南方社工论坛“立足地理的南方、关切社会的南方、放眼全球的南方”,在这里,我们主张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而不宣扬某条发展路径或模式为绝对真理;在这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心智反思,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技术的极端推崇;在这里,我们期望社会工作的不同专业观点能够相互对话,彼此包容,而不是彼此拒斥;我们期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经验在这里汇集,我们期待社会工作学术界与实务界在这里沟通,我们期待社会工作的学习者、实践者以及研究者在这里对话,我们期待外来经验与本土实践在这里对比,我们期待关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思潮都能在这里碰撞。
自2013年南方社工论坛开创以来,在中山大学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
2013年05月,第一届主题为“社工教育的经验:批判与反思”;
2014年12月,第二届主题为“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社会工作发展”;
2015年12月,第三届主题为“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
2016年12月,第四届主题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对话与反思”。
现第五届南方社工论坛暨广州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学术论坛于2017年11月25日在广州大学举办,主题为“社会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本次论坛将主要围绕以下议题研讨:
1.社会工作教育
2.社会工作实务创新
3.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
4.城乡社会工作平衡发展
5.广东社会工作发展经验
《广州社会工作评论》稿约

《广州社会工作评论》是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工作信息中心、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广州大学“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等联合编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社会工作综合性学术辑刊。
【辑刊宗旨】
《广州社会工作评论》秉持“倡导公益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的社会理念,追求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办刊方针,崇尚原创研究、实证研究、深化研究的学术精神。
【辑刊栏目】
设有“卷首纪事”、“特稿专刊”、“基础研究”、“服务创新”、“绩效评估”、“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评介”、“短信专递”等栏目。热忱欢迎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实务工作者赐稿。
【投稿须知】
《广州社会工作评论》诚望赐稿符合学术规范,凡采用他人成说,务请详细注明文献出处。中文稿件文后参考文献以及脚注中的文献均请按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7714-2005)”的格式著录。外文稿件文后参考文献及脚注文献的著录格式则尊重国际通用规范或作者所在国习惯。
本刊只接受中文稿件和英文稿件。赐稿应包含以下信息:(1)文章标题;(2)作者及单位(姓名、单位、省市、邮编);(3)中文稿件的英文标题、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稿件的中文标题、作者及单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4)课题来源(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的首页脚注;(5)文后参考文献。
赐稿一经正式录用出版,编者即向作者奉寄刊物2册,并致薄酬。
【投稿方式】
赐稿请以Word文件形式发送到swrgz2016@163.com邮箱。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编辑:吴晓晴
时间:Nov 27, 2017 3:12: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