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术智慧在现实服务中熠熠生辉—访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者黄滨教授

作者: 时间:2009-06-28 点击数:

近日,我们学院黄滨教授申报课题《明清时期以珠三角为轴的珠江流域西扇市场整合》,在全国的立项率仅仅为7.6%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激烈的竞争中,喜获立项。据悉,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我们怀着喜悦而好奇的心情,采访了黄滨教授。热情爽朗的黄老师也一一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记者:黄老师,这次国家课题申报您喜获立项,您觉得有哪些原因?

黄滨教授:从我个人原因来说,今年我比较走运吧,往年我曾经多次失败,但我一直坚持。调来三年多,市课题屡报屡败,省级有一次过“盲评”。我发现国家级评审机制严格但比较公正之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成了我主攻的目标。我干脆全力倾注,直接写作初稿,并陆续发文。所发文章反响不错,统计显示引用率挺高,2007年成果初稿20万字过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初评,并且获广东省规划立项。在经历2008年一般项目再过“盲评”初审,最后会议评审未过的遗憾之后,今年终获立项。

从集体原因看,我们学校、学院领导有个好班子,组织发动工作扎实细腻,富有成效。老院长胡潇教授倡导的“学术研究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理念对我颇有感染;院长卢汉桥教授强调的“学术研究要在服务国家中闪现价值,要在社会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思想对我有深刻启示,特别是他对特色和多元的科研选题充分给予尊重和理解,鼓励我“不放弃,不抛弃”,令我感动;院党委书记谢俊贵教授在去年我过初审关后仍然落选时,三番五次鼓励我重振信心,无私地传授宝贵经验,主动帮助我总结教训,提出不少建议,让我受益非浅;副院长张其学教授则始终关心我的课题申报准备工作,友情提醒,以免耽误等。还有许多老师帮助找问题,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学校今年申报组织工作也有大的创新,例如,徐俊忠副校长、社科处蔡兴勇处长组织邀请重点大学的权威专家,对申报稿进行一轮初审,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大大提高了申报书质量。上述这些因素,少了一个,可能结果都会改写。所以,立项通过应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黄滨老师(左三)和他的学生

记者:您的选题对我们学生来说有些生僻,您为什么选择这个选题作为申报课题?

黄滨教授:这个问题说开了就不会感觉到生僻。大家都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整个珠江流域的核心经济区,而且最近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它是“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并列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但是珠江三角洲面积并不大,它的巨大经济能量究竟是整合了地方更加辽阔的哪些地域、板块经济能量而来的?贯彻落实《纲要》,要遵循哪些客观规律,确定什么样的主攻方位,采取什么样的区域政策?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学理上、实证上、历史上作出科学论证。因此我选择了本课题。

记者:那么,您为什么不直接研究当代问题,而去研究明清时期?还有,老师您为什么侧重于研究珠江流域西扇市场整合?

黄滨教授:我不是专门搞明清史的,倒是现行政策研究与草拟工作做了多年。结合现实,结合平时的研读思考,实在觉得这一段历史对理解当代太重要了。首先,以明清时期大约五百年时间的长时段去观测区域经济规律及其运作机制,得出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就会比只研究当前十年、八年完整得多、深刻得多。第二,明清是中国原生态的市场经济机制发生发育的起初时期,与前代相比较,中国在封建小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全国范围白银货币的普遍使用,跨省区长距离商品物流大规模形成,较发达的省区农业和商业移民大规模流动发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沿海外贸的拉动力对内陆经济开始发生明显影响等等。当时既没有发生全球化经济对中国的支配性影响,更没有发生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对中国经济的改形,是比较纯粹的、土生的或者原发的中国区域市场发育机制。惟其原发的纯粹性,对解读当今中国区域市场的发育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认知价值,觉得很多问题的理解,可在这里找到钥匙。

至于西扇市场问题,讲的实际上是珠江水系的干流西江流域的市场整合问题,我近似地用扇面来表达,以方便地图学上的规则化和可视化理解。为什么要单独研究西江流域?珠江流域对珠三角和珠江流域太重要了,占珠江流域大约77.8%的面积(境内),是珠江三角洲繁荣的主要和最大的腹地。而目前的珠三角与西江流域关系研究却很薄弱,人们很少意识到其重要性。我想扎进去几年,为解决这个重要问题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记者:听说老师在行政部门工作过,比较注重学术与现实的关联,如何理解学术研究与现实的关系?你的课题与现实关系如何关联?

黄滨教授:不要以为只有当官作决策才是公共产品、当学者出科研成果就不是公共产品。有句话说得好,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不应该是学者个人自我把玩、孤芳自赏、自我标榜的奢侈品,它应该是人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以解决公共问题的深刻层面的理性智慧,它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也属于公共产品。这就决定了学者使命是:让学术智慧在现实社会公共服务中熠熠生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广州大学非常强调科研工作要在服务现实、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中实现“服务荣校”。

就课题本身而言,虽然学术性极强,但其揭示的规律现实性也极强。明清部分做出来以后,还要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延伸做一个关于当代西江流域生产力布局的政策研究。如广东如何打造西江黄金通道优势,加快东西两翼齐飞,进一步壮大珠三角优势;广西如何联手广东,共建西江黄金通道经济带,国家应该如何以西江黄金通道经济带为纽带等协调粤港澳桂的区域经济发展。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完全可以做到。最近我应邀到广西梧州参加“建设亿吨黄金水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我带去了“梧州应该定位为广西全区性、战略性、核心性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议,引起了与会的广西有关部门领导、梧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这个建议的形成就来源于对明清西江商业黄金水道的研究。

记者:据说,这项课题研究,要涉及到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不少专业课程,例如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学、历史社会学、公共政策学等等,还要涉及到学院外的课程例如经济地理学等等,把这些学科的思维交织在一起,您不觉得难度挺大吗?

黄滨教授:是的。但是,课题难度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没有一点难度、一点挑战的问题我会感到不过瘾,甚至会怀疑它的价值。只要研究的问题有价值,辛苦一些何妨?其实思维一旦进入状态,我就会感到乐在其中。此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当然这种融会贯通不能太随意,要刻苦掌握各门知识,切实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恪守学术规范,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但只要认真、执着,踏实努力,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够成功。

记者:同学们得知老师获课题,都为老师高兴,不少同学平时就挺喜欢老师的课,这次很希望有机会愿意参与课题研究中去跟班学习,你觉得,同学们对您完成课题能帮上忙吗?

黄滨教授:谢谢大家的喜欢!我也非常喜欢同学们。我非常欢迎同学们与我一道分享研究问题的快乐,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学们对我完成课题当然能帮上忙。西扇市场地域很广,我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走到。同学们能对我起到帮助作用的方面很多:思路启发,见闻传达;乡土田野调查工作;资料收集工作;实地摄影、录像工作,还有部分子课题的写作工作等等。

不知不觉间,访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黄滨老师丰厚的学识,开阔的思维、广泛的兴趣,严谨的态度,执着的韧劲、爽朗的性格,处处闪现他特有的人格魅力。我们深信,黄滨老师一定会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事业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供稿:公管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李幸)

相关链接:

黄滨教授课题获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时间:Jun 28, 2009 1:57:00 PM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