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青少年亲社会参与的诱致变量及其效应比较

作者: 时间:2019-09-11 点击数:


社会资本、自我效能感和抗逆力

对青少年亲社会参与的影响

——贫困与非贫困青少年的对比研究

刘颖  倪锡钦

摘要:本研究检验社会资本、自我效能感和抗逆力对青少年亲社会参与的影响。本研究的样本由贫困组和非贫困组组成,贫困组样本来自571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非贫困组来自1047名非贫困家庭的学生。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并非来自所有社会情境中的社会资本都能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参与,在家庭、学校、朋辈和社区社会资本中,仅仅学校社会资本对两组青少年的亲社会参与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透过自我效能感和抗逆力对青少年的亲社会参与的间接影响方面,除学校社会资本的间接影响显著外,对贫困组的青少年仅仅社区社会资本能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在非贫困组则仅家庭社会资本存在间接影响。此外,结果显示,相对于自我效能感,抗逆力在社会资本和亲社会参与之间更有效的中介变量。比较贫困组与非贫困组中社会资本的影响力强弱,本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亲社会参与的影响在贫困组有更强的表现;而学校社会资本对亲社会参与的影响在非贫困组更强。本研究的发现对理论、实践和未来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贫困、抗逆力、亲社会参与、结构方程模型、青少年







来源|GUPA教研事务部

协理|GUPA行政事务部

支持|GUPA学生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