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10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主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书记、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候选人付艳参加了会议并作了获奖代表发言,提交论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被评为一等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吉林省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李彧威,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韩喜平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副秘书长王洛忠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彭庆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晓燕教授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马晓燕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在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东北师范大学制定出台“1+7”系列配套文件,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进一步统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构建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李彧威指出,本届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为吉林省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对提高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王洛忠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意蕴,强调要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时代感,为推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题报告环节,冯刚教授从“把握发展大势、植根中国土壤”“深入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的一致性”“客观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结构变化”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韩喜平教授从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集中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杨晓慧教授从人类社会发展和思想传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西方意识形态传播特征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时结合东北师大发展历程,介绍了“大思政”的工作理念、战略谋划和突出成就。

分论坛环节,各位代表就“思政会讲话”的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管理与队伍建设展开充分交流。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423篇,经专家评审组审阅评选,最终选出126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40篇、三等奖70篇。论坛上,参会领导和专家为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广州大学等12所高校的青年德育工作者作为获奖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付艳老师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为获奖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

据悉,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73所高校的136名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主办,是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工作交流、学术提升的重要平台,自1996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6届。

来源|学校新闻网
供稿|学生事务部
编辑|新媒体中心
时间:Aug 1, 2017 4:46: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