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

作者: 时间:2024-04-11 点击数:

社会学专业简介


1. 专业基本情况

2004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成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2016年开设社会学专业,2017年正式招收社会学本科专业学生。2018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社会学学术型研究生,2014年在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社会统计与社会政策二级博士点方向。社会学专业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全国排名第33位,2019中国最好学科全国排名第36位。2022年5月,广州大学社会学专业入列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B类。

2. 专业定位

社会学专业秉持“主流中错位发展、交叉中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立足于珠三角,放眼海内外,坚持走“差异化”“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致力于打造“基础牢实、聚焦前沿、面向需求、服务社会”的中国新文科教育样本,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社会学发挥地方综合大学学科优势,针对广州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服务需求开展专业建设,在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区别于其它院校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本专业在“理论社会学与社会建设研究”、“农民工与流动人口研究”、“灾害社会学与灾害治理研究”、“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创新研究”、“应用社会学与网络社会学”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经验。

本专业设置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应用特色方向:

应用社会学方向:主要培养了解当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了解中国国情社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传授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组织社会学、社会管理学与社会问题等知识同时,注重环境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现代社会咨询、社会指标设计与社会项目评估等前沿知识传授。

社会工作方向:在传授社会福利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与社会工作伦理等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视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心理咨询方法等社会工作实务与方法知识的传授,同时能够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思考、解决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目标

社会学专业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和育人理念,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对社会研究、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人才培养的要求,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主义和人文素养,具备理解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数据和执行社会实务的素质,掌握扎实的社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生能够满足党政机关、教育部门、科研机构、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团体与社会服务组织中从事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社会评估、社会建设与社会规划、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等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需求。同时使一部分学生继续深造,成为具有良好学术基础和研究潜质的科研后备人才。

4. 培养规格

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突出社会学的理论性、现实性、应用性和综合学科视野,将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备,能力结构合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强,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尤其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匹配对接的社会学高级专业人才;突出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性和指导性,充分彰显广州大学及其社会学系的自身底蕴、已有优势及特色,按照“拓宽口径,厚于基础,错位发展,强于应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广东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切实凝练出“应用社会学方向”、“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急需的专业方向,形成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

5. 课程体系

社会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类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学史、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应用类核心课程包括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等。

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本专业课程含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具有应用性特色的课程群。

应用社会学课程群主要培养了解当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了解中国国情社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传授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组织社会学、社会管理学与社会问题等知识同时,注重环境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现代社会咨询、社会指标设计与社会项目评估等前沿知识传授。

社会工作课程群在传授社会福利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与社会工作伦理等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视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心理咨询方法等社会工作实务与方法知识的传授,同时能够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思考、解决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集中性实践。课内实践由课程主讲教室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执行,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军事技能、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集中性实践教学是完成本专业培养目标、实现毕业要求的重要环节。

6. 师资队伍

社会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在站博士后1人,教研秘书1人;教师团队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5%;有海外学习或访学经历的教师9人;有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 员会专家委员1人,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2人,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1人,广东省教指委1人,社会学专业教师近十年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多项,其中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3项,人均一个或多个国家级课题,社会系教师在国际刊物发表英文论文30多篇,国内权威刊物40多篇。

7. 教学条件

学科平台:拥有广东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教育厅社会工作研究生培养基地、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以及广州市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广州市高校一流专业)等学科与专业建设平台,社会学系教师创办6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广州市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签订实习基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力支撑。

8. 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本科生继续深造情况:本科生深造(读研、读博等)方面,社会学系本科生每年都有10至20多人毕业生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如985、211大学)。历年深造考研录取学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香港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纽约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杜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诺丁汉大学、巴斯大学等。

本科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闻媒体记者、编辑等,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高校和企业行政人员等。具体包括社会服务领域(在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慈善机构、政府机构等领域工作,从事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社区发展、人力资源、社会调查和研究等工作)、教育领域(在高校、中小学、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研究、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媒体和传媒领域(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从事新闻报道、编辑、出版、广告等方面的工作)、商业领域(在企业、市场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公共关系公司等领域从事市场营销、消费者研究、企业管理等工作。)、法律领域(在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法院、检察院等领域从事法律研究、法社会学调查、司法社工服务等工作)和医疗保健领域(在医院、保险公司、医疗研究机构等领域从事医学社会学研究、医疗政策研究、医务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工作)等。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