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家书||第52封:博学笃行,人生广大

作者: 时间:2023-09-04 点击数:

《公达家书》第52封

博学笃行,人生广大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广府学脉和岭南教育薪火,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成长历程中其他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致毕业生》

致GUPA新同学: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到广州,来到广州大学,来到公共管理学院。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全体教师和所有老生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加盟!并祝愿各位新同学,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征程!

我们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2023年学院入学的研究生人数为97人,本科生入学人数为241人。在本科新生当中,行政管理专业152人、社会学专业79人、高水平运动员10人,来自省内183人、来自省外58人。初秋相见、人生来遇。分高了,你可能去了北大清华港大中大;分低了,你可能又去了佛山中山东莞韶关……也许,我们一生都无法有任何交集。

正是这种“刚刚好”的境遇,让大家在对分数的懊恼后悔、对学校的忐忑不安中来到了这里,来到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地方——三元里和桂花岗,来到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丹青”的伶仃洋边,这就是人生被安排了的、不经意的“排列组合”,这就是我们的相遇相会、相知相见,一种难得的人生“缘分”。这种“缘分”有如歌手云朵在《命中有你》所唱的:“一生中会遇见多少人,谁会被遗忘,谁又被想起”、“我相信命中有你,岁月不老,爱不离弃”!

我们相聚在南中国海边,我们相逢在北纬23°26′。打开世界地图,我们看到,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多是沙漠和贫瘠的草原。然而,感谢大自然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馈赠,让我们幸运地在地球的“风水宝地”珠三角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徜徉知识海洋,在这两千多年以来唯一不曾中断对外贸易的“千年商都”求知问学、向阳成长。“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虽说教师是学生的传道师、授业者、引路人,然而没有学生的教师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所有的教师都以学生的成长和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知识改变命运,智慧产生力量,教师问教,学生勤学,“教学”方可“相长”,正是因为有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师生的发展和学院的发展才有美好的未来!

成长需要“智识”和“留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永远铭记广州大学创校校长陈炳权先生的训词“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

大学是生产力中心,更是育人的摇篮。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常识教育和中学阶段的知识教育,大学阶段是一种智识教育。知识透过经验或联想,可以通过观察、调查、研究或经验而获得,但主要还是靠“学习”前人和他人而得到。而智识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形成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是一种特别需要有意义和价值来导向的求知过程。智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认识“人类世界”,而更为主要的在于探究人类世界的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智识也是智慧,是人类在生存世界里有价值导向、有问题意识的知识,是技能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有机体。知识是智识的基础,智识能力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修养和锤炼的。知识的对立面是无知,而智识的对立面则是愚蠢。

智识教育的提供者不仅仅只有大学或者大学课堂。大学不是什么都可以学得到的地方,恰恰相反“哈佛学不到”、“广大学不到”才有可能成就人生大业。齐白石、黄永玉、罗林没有上过大学,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山姆·奥特曼他们的大学没有读完,但是他们做出了绝大多数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所达不到的高度。有人说,他们是天才,天才的成功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天才的成功也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普通人还得要上大学、读大学。大学仍然是许多青年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一个“人生留白”、“青春留白”的地方。我们知道,“留白”是艺术作品创作中惯用的一种手法。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在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里,只见一幅画中,一叶扁舟之上,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里没有一丝水滴,但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此所谓“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也。可见,我们的大学不能“填鸭式”、“满堂灌”,不能“满满当当”、“千篇一律”,不能没有“留白”。曾经在大学里面学英语的马云、学哲学的郭广昌、学社会学的刘强东……他们都做出了许许多多学专业技术的人和学企业管理的人所达不到的专业高度,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财富精英,而这些财富精英恰恰取得了专业之外大学“留白”所产生的惊人能量。

未来起步于“我们的现在”

“九州山歌何廖哉,一呼九野声慷慨。犹记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暮不归”……这是早上在来桂花岗的路上,听了刀郎《山歌廖哉》的序曲,寥寥4句道尽人间疾苦、世间沧桑,令人伤感、令人遐想。“清早出门暮不归”,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都在努力地奔跑。当然,我们必须奔跑,因为“我们的未来”起步于“我们的现在”,“我们的未来”掌握在“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行动里。

我们务必牢记“厚德、体勤、博学、慎思、笃行”这10个字,这些字均来自于《大学》和《中庸》。其中,“博学笃行”是1927年以来广州大学一直传承的校训。一是厚德。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有道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菜根谭》上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做事容易,做人也容易,回归本源,返璞归真,正直做人,诚信做事,便是第一流的好人品、好人格。《大学》里的首条要求人修明其德,而且是先修己德,再是由自己的修德理性推及于人,“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二是体勤。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行步常勤,筋骨常动。”对曾国藩赞誉有加的毛泽东更是体勤的典范。1913年入读湖南一师后,他以极大的毅力坚持进行并积极倡导同学一起进行冷水浴、风浴、雨浴等艰苦的体育项目,他还时常去湘江游泳。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有云:“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如果说岁月的磨炼成就了人生的价值,那健康的身体便是一个人抵御生活最大的资本。三是博学。《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的大学学习需要开阔学术视野、厚植知识基础、积极开展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的意义在于,它超越世俗的生活层面,不断建构起个人精神生活的意义世界。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四是慎思。我们需要“仰望星空”,需要“冥思苦想”,一个没有思考的民族便没有未来,一个没有思想的灵魂不可能有足够的胸襟和智识。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人类的知识体系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所面对的问题同样会更新换代,没有思考和探索,我们终将无法获得进步。同样,没有“慎思”,那就只能任由机器代替人类,这终归将是危险的和可怕的。“慎思”让人“心静”,两千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在《沉思录》中写道:“言谈不可杂乱,做事不可焦躁,灵魂不可不安,日子才能平稳无忧。”五是笃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使所学终有所获、有所实,从而真正达致“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与此同时,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来自于笃行和实践,只有深入基层和实践才能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才能“学然后知不足”,也才能够培养和形成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技能。

大学是用青春来书写的。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我们希望各位同学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集聚新动力、释放正能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合格人才!眼望苍穹,心有日月,致广大而尽精微,公天下而存高远,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陈潭

2023年9月3日

来源: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在2023年9月3日上午开学典礼上的致辞。经其审阅,录之转之,以飨师生。

编辑|黄培文

编排|王亚东

编校|刘 磊

编审|刘志东

监制|万朝春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