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家书||第51封:敬业乐群,精微广大

作者: 时间:2023-09-03 点击数:

《公达家书》第51封

敬业乐群,精微广大

致GUPA新同学:

承惠GUPA,从2020年结缘,忆昔广大3000余日,与外环西路230号结的何止是地缘,还有师缘、友缘、学缘。从入学到毕业的种种场景犹然眼耳,姑且任其自流。一段经历一段史,所思所想渐浓。此处有敬爱的师友、难忘的岁月,方寸间,尺素之上,忆潮涌动,且借这一股思绪,絮叨几句。今天是开学典礼,欢迎各位新同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此仅以一名老兵的身份稍谈些微拙见,也给同样作为新生的自己以期许,希冀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进一步。

undefined

德行大者,其性谓诚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进入新环境的第一课,就是认识这个地方的文化基因,以熏养德性、规约行为。有言之教为之训,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者无非是这个学校的校训、所在院系的院训、自己导师的师训。在谷琶的三年里,我们常常受到这些“大德”的熏陶而渐染,印象最深的感受在于“诚”之一字:诚于时代之德——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在庆园里,你能听到她年轻有力的脉搏,这所学校在书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成长奇迹,砥砺我们与之携往: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生而逢盛世,做一名有志、有识、有为、有恒的青年;诚于社会之德——培育公共精神、创建健康社会。公共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不是在告诉我们牧民之术,而是探寻为政之道——“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这几门专业的共性是皆可称之为“群之学”:告诫我们谋公益、集体之利,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先公后私;诚于个人之德——性格学术、道德文章。陈潭老师教我以事而喻诸德也,他告诉我:只有正直的学术才能达致真理追求,才能展现道德文章。我们需要感悟老师身上所展现的人文气质、思想品格和家国胸怀,将来无论我们处于政产学研的哪一界,这都会是一生的财富。

智以经典,广识见闻

愚者有幸,拜入陈潭老师门下。三年前,开学之初,陈潭老师就谆谆教诲:回归经典阅读。他也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这门研究生课程中推荐了国内外不少巨著。所谓经典作品是指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其思想洞明、影响深远、观点新锐。在陈潭老师的引导下,我阅读了《资本论》《正义论》《共产党宣言》《民主新论》等作品,初不见其义,但常读常新,沉下心来,不禁为之倾倒且怕案叫绝。在我的理解中,阅读是阶梯式的:一是文本语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从字里行间中寻其句读、解其结构、述其原意。二是人物镜像。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结合作者所处的文化形态、历史背景、研究旨趣探寻其背后的故事,校之真谛。三是社会隐喻。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以社会为鉴,或出一问题,或进一对策,或解一现象。除此之外,陈潭老师也鼓励我多交流,广泛涉猎。“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世界观会随着知识面的拓展而深化,陈潭老师称自己为“学术搬运工”,他时常在微信群、公众号等给我们推送最新学术资讯和推介最新学术动态。而我也时常告诫自己要善用各种渠道,不做书斋上的呆子,努力成为博闻之人。

体勤心静,龙马精神

毕业之际,陈潭老师送我们寄语:“体勤心静常读书,人生何以不广大?”这里的“体”不单指体育,而体勤在于“折腾”,使自己运转起来,锻炼成才。在GUPA这个平台上,我们有很多出彩的机会。曾经跟着老师整课题、去调研、写文章,也在学院协助办会议、做志愿、打比赛。在这里有很多活动,总有一款是属于你的style。正如陈潭老师经常讲的“饿狼精神”“疯狗精神”“笨鸟精神”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做一名思考者、笃行人、实干家,然后静下心来,沉住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静不是缄默,而是心无旁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坐得住冷板凳。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师友们在如是做着:既有潜心于文献梳理、文本加工和文脉分析的小心求证,也有执著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和社会实务的深度考察,亦有专注于方法前沿、技术前沿和实践前沿的极致探索,他们数十年一日,终为方家,在各自的领域里贡献“大我”的智慧。比如陈潭老师,不管早期是乡土时代的地方治理研究,还是如今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研究,从“创新2.0”“政府3.0”“工业4.0”“社会5.0”“农业6.0”,都是精耕一处、扎根一线的深描之作。

美美与共,互鉴互通

有时也感慨,我们最缺乏的可能不是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力,而是鉴赏力。前者有迹可循,而后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费孝通老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通俗地理解,就是先发现自我之美,然后发现、欣赏他者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致融合。学习天地里,面对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琳琅满目的研究主题以及特色各异的研究方法,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美文在斯,却不知其所言;生活世界中,或是先入为主、或是误会丛生、或是傲慢偏见、或是造化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美朋在斯,却不知其所优;工作场域内,忽视诗与远方,奔赴山海之际匆匆忙忙,而无“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悠然,美景在斯,却不知其所居。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互通互鉴,才能和合共生,这虽实属不易,但也几可尝试:一是知其概貌,且敏而好学,培养发现的眼光、主动捕捉。二是关注感受,沉浸于一文、一物之中,与你欣喜的、晦涩的、惊奇的,都不妨再三审视之,必有灵魂触动,甚至顿悟。三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向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我们最终想要做到的,应该是在自我升华中打造自己的美丽人生。

劳身焦思,张弛有度

只有认真写作、锤炼的文字,才值得认真阅读。任何臻于完善的专业训练都需要花费一万小时的辛苦努力,陈潭老师也说,“学术需要高尚者寂寞而又孤独的探索”。那些流传下来的佳作,往往经历过一种生死感,几经波折完稿后,又推倒重来,反复打磨。在陈潭老师和其他很多老师身上,也真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学术匠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对此近乎洁癖,而可以忘我地投入,把思考变成一种本能,将志业视为天职。在为人、处事、写作时,我也常经历“初极狭,才通人”的郁结,而后才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愉悦。因此,山重水复疑无路也属正常,而这时的我们需要再坚持一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以水滴石穿,可以千磨万击,可以撞破南墙。当然,一张一弛、其备不忒,善待自己,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消耗很多能量,需要在增负与减压中寻求平衡,构筑生活的秩序美感。忙出价值,闲出滋味,才能恣意潇洒、收放自如、色彩斑斓。劳身,但不可劳怨;焦思,也不必焦虑。可以为任务设定优先级,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培养运动的习惯,保持与他人的心理沟通。凡事发生,都是恩典,“尽吾志也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undefined

经师易遇,人师难寻,得良师所授,我辈幸甚。老师们对学生殷殷期盼,我永远铭记恩师陈潭教授的人生引领、学术培养和智慧箴言。陈潭老师说,“当官员用权力、商人用货币影响社会的时候,学者希冀能用思想去影响世界”,真正的学者建构着知识的高贵形象,给我们形塑浩然正气的世界观;“看远,看宽,看淡;容言,容事,容人;立德,立功,立言”,给我们树立上善若水的价值观;“做一个有格局、有胸怀的人,做一个有本事、有情怀的人,做一个有担当、有关怀的人”,给我们铸就有节有义的人生观。我也将时时不忘,以之为格。最后,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同学们都奔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廖令剑

2023年9月3日凌晨

致信人:廖令剑(1998-),江西兴国人,江西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2023年9月入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案|廖令剑

编辑|陈冠豪

编校|曾博涛

编审|王亚东

监制|万朝春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