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8届MSW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安排


一、答辩论文
(一)第一组
●正面管教:父母教养危机干预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陈媛媛
●社区戒毒人员再就业的路径探索:以Y个案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范银芝
●抗逆力视角下涉案青少年的帮扶服务个案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郭利莲
●离异家庭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黄锦波
●社区日间托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广州市Y社区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李幸
●园艺疗法在复康长者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马语若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残疾人服务优化研究:以广州市Z机构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王立
●社工机构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以D社会服务中心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王珊
●资源整合视角下佛山市南海区社会工作发展策略探讨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巫代泽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亲职教育的服务探索:以广州市KN学校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吴慧金
●分级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深圳市L区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武清莲
●社区养老中的“长者互助”志愿服务:以广州市NL街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谢晓婷
●文化适应视角下非洲人社会融入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谢欣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性安全保护的研究:以广州市X社区“关爱儿童之花蕾保护”计划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姚安贤
●资源拓展视角下社工机构与企业合作的研究:以F机构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叶纯荷
●失智长者社区照顾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探讨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张云霞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营造的实践-以Y村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黄洁莹
●叙事治疗在后天视障人士个案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雷颖思
●增能视角下的G市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主管能力提升的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李学斌
(二)第二组
●危机干预介入家庭暴力的实务研究:以D家综C个案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蔡晓冬
●“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反思: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陈艾欣
●微型社区的特色社工服务:以文化服务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陈燕静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研究:以广州市Q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黄嘉盛
●科学管理视角下FY机构管理信息化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李丹
●“三社联动”模式下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中山市黄圃镇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林健健
●行动反思模式在高职社会工作实务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以X学院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林绮婷
●叙事疗法在附条件不起诉青少年个案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刘小军
●城市社区中的社会工作发展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李运兰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卢利芳
●精神康复中途宿舍嵌入本土社区的实践研究:以广州A宿舍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谢倩莹
●_文创型社区营造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张慧凤
●接受式音乐治疗对改善长者睡眠质量的应用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陈嘉芮
●充权理论视角下的搬运工权益保护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揭瑛冰
●_网络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基于广州8家社工机构的调研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刘志华
●社会工作介入基层信访工作的个案研究:以T县上访者W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齐埼
●生态系统理论下轻度失智老人服务探索:以A个案为例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谢宇亮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刑人员偏差行为的优势及策略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张挚
●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培训研究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论文作者:周秀银
二、答辩组织
(一)第一组
答辩主席
刘小敏(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答辩委员
刘梦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谢俊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程潮(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孙元(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答辩秘书
刘颖(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二)第二组
答辩主席
左晓斯(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答辩委员
严书翔(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师)
郭景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谢建社(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亮(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答辩秘书
胡蓉(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三、答辩时间
2018年6月2日星期六9:00—17:00
四、答辩地点
第一组: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09室
第二组: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14室

答辩须知
学位论文是考察和检视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门方法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考核。学位论文综合反映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所要求的水平。学位论文答辩在于进一步审查学位论文,考察专业知识和论文水平情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因此,学位论文答辩须注意如下方面:
(1)本着科学、民主、公正、公开原则进行答辩,坚持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
(2)学生答辩需要制作PPT,主要陈述写作动机、基本框架、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注意陈述时间不超过8分钟。
(3)答辩委员提问不超过2个问题,答辩委员主要通过评议的形式指出论文不足和提出论文的修改意见,答辩委员评议时间和学生答问时间不超过12分钟。
(4)答辩学生需要提交纸质打印稿给每一位答辩委员和答辩秘书,纸质打印稿做到卷面整洁、装帧美观,最好双面打印。
(5)答辩评议阶段,参加答辩的指导教师需要回避所指导答辩学生的论文评议,如是答辩委员时,其空缺投票权由答辩秘书行使投票权。
(6)每位答辩的论文作者需着正装出席。
(7)答辩所需要的茶水和其他后勤服务由答辩记录员负责。

支持|GUPA社会学系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