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百味】且学 且行 且思——城管委协调处实习有感

作者: 时间:2018-04-18 点击数:

这个暑假,有幸到广州市城管委进行实习,这对于我这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属难得的学习体验机会。一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专业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学习不能浅尝辄止;知行合一,理论知识要学会在实际中去运用,在运用中反思,以巩固所学。且学,且行,且思,将学习、实践和思考三者有机结合,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学习,如此方可不断获得进步!

专业知识浅尝辄止,一到用时方恨少

相信很多去实习的人都经历过最初做些打印、复印、传真等所谓没有“专业含量”的工作,觉得用人单位不重视你,让你大材小用。可是,如果真的让你去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你是否能胜任呢?你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你在大学期间的储备是否够用呢?

扪心自问,我向来觉得自己在专业学习方面还是比较认真的,但是当我被分到文秘行政组,让我负责一些相对简单的公文写作时,我还是会有些心虚,在格式和内容措辞方面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所幸的是,主任给了我一些以前写过的版本参考。会议纪要、简报、函,这些在《公文写作》课堂都有学过,也是较为常用的文体,可是,我们只局限于课堂听老师讲讲就认为自己掌握,老师让我们练习写作的时候,很少有人去运用,最后要么不熟练,要么干脆全忘了……或许这就是企业埋怨某些毕业生学了四年,到了单位连份简单的公文都写不好的原因之一吧。我庆幸自己在这次实习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意识到了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学习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更庆幸自己还有时间去弥补这些不足!

关注问题背后深层次的东西,不要随着外界炒作人云亦云

近年来,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成了备受社会老百姓关注的重要群体,抨击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各种新闻、论文屡见不鲜。提到“城管”,出现在很多人脑海的恐怕就是“暴力”、“没同情心”等等词语,城管人员真的那么可恶吗?没有城管执法人员行不行?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自我价值感怎么样?最初,我是带着这样一系列问题走进城管部门的。

坦率地讲,对于城管人员的形象定位,我也或多或少受到媒体渲染报道的影响,看到那些全家就依靠摆摊生活的小贩被驱赶,同情心就战胜了一切,矛头直指城管。可是,深入了解城管人员的工作了,才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城市管理其实涉及各种利益错综复杂的博弈,并非指责城管就可以解决的。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表象,一个城市的管理其实要站在很高的角度去协调各方利益,我们不能具体事件对具体事件地去看。某些暴力执法反映的问题背后其实已经是社会问题,是不同群体之间所产生的社会矛盾,我们应该正视去解决,并非把城管人员作为众矢之的去攻击。试问:没有了城管人员的管理,这个城市就会和谐,就会健康地发展了吗?显然不行。当然,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去改正。

“有些小商贩流动摆摊,对于他来说是生活的全部,城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是维护整个城市秩序的工作需要,二者如果发生冲突,在媒体的报道下,成为攻击对象的绝对是城管人员,因为同情心大家都会有。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找到对策政策去解决,而不是人云亦云过度的指责谁,政府以后对媒体的报道也需要一定的引导。”协调处处长的这一番话,我想应该引起我们的一些反思。

沟通协调能力到哪都需要,有意识地去学习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适逢亚运会在穗城举行,城管委专门成立了为迎接亚运进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夏季办”,出台制定了《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跟着一起参与这些工作会议,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性。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安排,与各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都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办事魄力和说话艺术。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很广,甚至是细化到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环节的纰漏,会导致整个工作的延误,这在迎接亚运会的紧要关头,是需要通过极强的沟通协调予以保障的。看到并亲身感受到这些,我想,回到学校,回到学生干部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在这方面更加要注意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或许我们曾经有意识到,老师也强调过,但我们自己的“知行合一”做得还不够,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且学,且行,且思,这是这个夏季实习带给我的触动。纸上得来终显浅,深入实践出真知,我会继续在实践的道路上前行。期待有一天,蓦然回首,我能透过那曾经走过的一串串脚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作者:08级行政管理(2)班 刘明珠 实习编辑:邝光裕)

时间:Aug 22, 2010 3:50:00 PM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