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师的待遇不断上游,今年8月广东投入近7亿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两相当”(县域内教师的平均收入要与公务员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教师的人均工资要与城镇教师大致相当)。这使教师岗位成为在就业重压下的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那么是否每个大学生都适合拿教师这个“铁饭碗”呢?师范生又该如何在激烈的角逐中突出自己的师范优势,而同是师范生时,本科生又如何与研究生竞争?应聘中,师范生又须注意什么呢?上岗后,毕业生又该如何面对现职,慎重“跳槽”呢?带着这些疑问,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支招就业创业,共享人生经历”优秀校友访谈暑期实践队伍采访了1992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政治系、现为番禺禺山高级中学的副校长梁国彬。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给我们分析了师范生就业认识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教师”是“跳槽”的最佳“跳板”?
近年来,教师岗位倍受大学生追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所逼;二是在各行各业中,教师待遇的提高有一定的幅度。然而,是否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吃这个“香饽饽”呢?梁校长说,想要应聘教师岗位的大学生要清楚自己的职业心理,不要把当老师看成是暂时过渡,只有真正热爱教书育人、认同教师的职业情操才适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有的同学选择当教师是在就业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这样的职业心态会直接影响工作态度和自身潜能的发挥,更会误人子弟。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培育下一代做一些有益的事,是梁校长一直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他曾在番禺师范学校(2000年更名为“禺山高级中学”)刻苦读了三年师范中师,然后被保送到广州师范学院就读,1992年成为学院第一届自大一至大四完整四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由于对禺山高级中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回到母校任教。从教多年,他觉得每一年都可以看到所培育的学生成长,进步,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从业最大的乐趣。也因为这个乐趣,他一直坚守这个岗位,。他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干几年就有了一定的职业基础。如果“跳槽”,就会面临一个新的起点,新领域的知识更新步伐比你学的步伐快得多。倒不如扎扎实实,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总有成功的一天。企业管理的知识告诉我们,多数人易会在上岗后五年左右“跳槽”,而你不跳槽,你就可以在此岗位上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经验,同时也就拥有更多的机会。此外,要认真做事,不斤斤计较,不要挑肥拣瘦,不要拿钱拿好处来衡量。作为一个毕业生走进社会第一步,首先是认真做事,展示自己。人家肯给你舞台就别总想着问有什么回报,要让人家承认你的能力,看到你的潜力,就放心地给你更大的发挥空间。斤斤计较,亮不好相,还损坏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建议师弟妹们要在择业时认真找准一个自己能胜任又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把它干好站稳位置,不要把希望值放得太高,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老是想“跳槽”,现在没有多少机会让你挑,浮躁的职业心理要不得。
误区二:本科生应聘教师比不过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就业的形势发展和研究生扩招,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抢占本科生就业市场,中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向硕士研究生层次转化。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提高了,各省市教育部门、中学都对教师结构中的硕士研究生比例提出了明确要求。据梁校长表示,番禺禺山高级中学今年招的11名教师中有五个学科9名新教师要求是研究生毕业,结果有163名研究生前来报名。
但是不少中学反映,硕士生除了拥有学历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太大优势。此外,论实干和可塑性,多数研究生比不过本科生。所以很多单位宁愿要优秀的本科生。于是,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本科生淘汰硕士生的情况。梁校长反映,禺山高级中学如果明年招聘老师也许是本科生以上学历而非一定要研究生学历。因为从今年所招的研究生来看,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比本科生的扎实深厚,专业的研究层次比本科生高,但他们的教学操作能力、师生沟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等并不比本科生有优势,甚至可以说低于本科生。而教育的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学过程要明显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老师要的是能够教书的,因此本科生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轻易放弃机会,而要扬长避短。
误区三:专业知识水平是应聘教师的最重要指标?
梁校长介绍,今年番禺区教育系统招聘各类教师约150名,结果有近7000人报名考试。毕业生要有教师资格证、修习过作为教师必备的公共理论课《教育学》、《心理学》且成绩合格,这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硬件。逢入必考,试题除了考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更重在考案例分析。
考试阶段完后,一般学校都会进行2-3轮面试。在第一轮中,一般招聘学校会考毕业生对应聘学校的了解情况,还有提问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你觉得自己当老师有哪些优势?为什么选我们学校”等。第二轮是说课或试讲,各校情况不同,有些学校会提前2-3天通知你做准备,也有学校会上午给教材,准备半天,下午就试讲。这一轮对人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要提前比较熟悉课本。梁校长透露,像禺山高级中学这些优秀的学校是比较侧重看毕业生对教育对象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力、驾驭课堂能力、处理教材能力和上课的信心。特别在驾驭课堂能力方面,往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节和课堂问题的探究发展这两点就是学校在最后“拍板”时的重要标准。当然,这些能力也决定了教师是能否完成此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完成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招聘者一般会从学历、成绩、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表达清晰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应聘者是否符合要求。哪一方面不够突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滑铁卢”。梁校长提醒毕业生,如果能进入应聘阶段,一定要认真对待试讲、说课,备好一节课。因为在试讲或说课阶段,考核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看其专业知识积累是否充分、是否有课堂驾驭能力、思路是否清晰、知识迁移能力、专业知识的术语表达等专业能力方面,也观察他的谈吐、举止、衣着、精神状态、习惯用语、习惯动作、表情、声音等方面是否能当老师。
(供稿:优秀校友访谈暑期实践队 实习编辑:邹晓帆)
时间:Aug 27, 2009 3:10: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