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动态】 广州四中副校长陈秋兰谈就业

作者: 时间:2018-04-18 点击数:

陈秋兰,现为广州市第四中学主管学校全面工作的副校长、广州市中学政治教研会常务理事,1997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她,中大之路断后,商业女强人之梦碎后,是如何在广大重生发亮,最后执锐志四方成为教育界女强人?她,在出道不到七年的教师之路中,是如何由一名新教师晋升为一名当时广州最年轻的副校长?她,在身兼多职中,是如何做到工作绩效突出又考取为一名华南师范大学的在职教育硕士呢?下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支招就业创业,共享人生经历”优秀校友访谈暑期实践队伍(以下称“采访者”),与大家一起分享陈校长就业成功的秘诀。

陈校长与实践队员的交谈中

采访者:陈校长,在广州市第四中学当政治教师是你毕业时最理想的职业岗位吗?可否跟我们分享下您当时择业就业的心路历程?

陈秋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找到最理想的职业是非常困难的。正确而积极的职业观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四上学期期末,四中到政管系招聘政治老师,系里推荐了五位学生参与面试。我们到了学校,与校长座谈并观看了四中的校园。知道了历史上的四中曾无比辉煌,却也因为历史而沉寂;了解到目前的四中正处于崛起上升期,生源不好,教师任务很重,压力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又了解还有许多优秀的中学还没开始招生,我的同学们都打了退堂鼓。而我,却被校长的诚意和这所学校的不凡历史打动,成为了四中的一份子。

采访者:许多毕业生都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就业情绪,您这么优秀并知道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就答应留在四中呢?

陈秋兰:许多人一定记得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那就是“狗熊掰玉米”的寓言。说的是狗熊在地里掰玉米,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的,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个“更好的”。不知不觉走到地的尽头,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去一看,恰恰是个烂玉米,也只好将就了。找工作千万别学这只狗熊。选择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就是最好的岗位。像四中这种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学校,这时它最需要人才,而你就有更多地机会在这个地方发亮发光。在众多的名校里,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而在四中,校长对我的重视,教师群体的团结向上,让我感觉到这是一片热土,能点燃我的激情,能给与我成长的机会,所以,当我找到我的第一个“玉米”——我面试的第一所学校——四中向点头时,我欣然“摘下了它”。之后,陆续有更多更好的学校来校招聘,对比过手中的“玉米”,我曾有过失落,但,选定的路,坚定地走,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撇开失落,我愉快地成为了一名四中人。到现在,我还是不后悔当时的选择。

采访者:不后悔选择四中也不后悔当老师吧,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当老师。教师是你最理想的职业吗?如果是,那大学又是如何为理想奋斗?

陈秋兰:不,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商界的女强人,叱咤商坛。但,命运似乎喜欢给人以挫折来锻炼人。我,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成为了一名师范生。梦想的破灭曾使我一度沉沦与颓废,结果我在大一上学期拿到的奖学金是最末等三等奖(97年师范生人人都有奖学金)。这,对我而言,可谓是个大刺激,使我无法原谅自己。哭?没用,更笨。如果因为错过了月亮而哭泣,那么泪水将使自己错过美丽的星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既来之则安之。我不再埋怨专业的不如意,而是努力争取发光发亮。我踊跃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论文比赛,从应征做广播员、生活部干事到学生会副主席、知行读书社部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沟通、管理、策划、表达等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广东话对于从小在江西长大的我可谓是一门外语,很难学好。而广东话很烂的我却一心想去面试当一名广播员。同学说我异想天开,但我还是不断找老师矫正发音。虽然最后都是屡战屡败,但我不后悔,坚信失败是积淀成功的基础。果然,大学所培养的能力成了我后来任毕业班教师、班主任、政治科组长、教导主任、荔湾区教研室副主任、副书记、副校长、市中学政治教研会常务理事等职的大资本。

采访者: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许多人和你一样,进入大学后慢慢也接受了不如原意的专业,但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上这个专业或对口的职业,于是在专业实习中也是马马虎虎溜过。您当时的实习心态是怎样的?

陈秋兰: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我觉得做事就要认认真真做,并且要把它做好。我当时被安排到二中实习,那时政治课几乎是被学生公认枯燥乏味的课程。因此,当时我的课堂教学目标很简单: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政治。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而为了让学生愉快地学政治,为了上好实习的那三堂课,我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备课,看前人的教学案例。我在边找它山之石时边产生自己的教学灵感。那三堂课下来,学生反映很好,我也从中找到了快乐。

采访者:从教多年,这个理念有什么变化吗?或者说你在教育其他方面还有何突破吗?

陈秋兰: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渐渐意识到:我不但要快乐,还要成功。我不但要成为一名政治素质过硬,教育理念较新,教学能力较强的综合型的教师,还要成为一名学习型、教研型、管理型的教师。在学习方面,我潜心钻研业务理论知识并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学习及培训。近五年,我先后参加了国家级新课程培训、中央党校开办的教育战略与管理研修班、广东省新课程管理培训班、广州市高考管理策略研修班、广州市校长培训班、区教育局开办的行政管理培训班的学习。2003年,我以优异的入学成绩成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一名在职教育硕士,2007年7月,我被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在教研方面,近五年,我先后承担了广州市高中政治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优化,促进全脑教育的研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试验基地“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校发展双赢的管理实践研究——给教师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课题、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一五”课题“现代技术教育背景下学校信息文化构建的研究”等课题的负责和研究工作。在管理型教师方面,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任班主任、政治科组长、教导主任、区教研室副主任、副书记、副校长等职。

采访者:这么丰富的阅历,想必有不少心得体会,可否跟我们分享下呢?

陈秋兰:一个人要进步,先要对自己要求高。命运使然,我当不了商界的女强人,那当教育界的女强人也行。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从学生出发。为了上好一堂课,为了看清学生的听课表情,不喜欢戴眼镜的我也逼自己戴上眼镜。我想干一行,就爱一行吧。不爱就苦,而且不仅是身苦,还有心苦。认真去做,累但快乐着,苦并幸福着。我的幸福指数挺高的,因为我善于调整心态,去改变,去突破。要想突破就需创造条件。不断自学、不断培训、结合实际抓紧任何可以深造的机会去提升自己,如我去考研。考研也要考虑周到。如果你觉得作为一名本科生,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或是想深造那就考研。如果觉得自己有较高的能力了,那毕业时就勇敢去找工作。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招聘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潜质和稳定性。能力侧重师范技能、驾驭课堂的管理能力。至于潜质嘛,一个毕业生如果落落大方,表达好,课堂表现好,那就很有可能在三年内被校培养成一名好教师。当然这是各种锻炼厚积薄发的结果。稳定性就看毕业生的年龄和就业心态。学校怕一些具有高学历、高年龄、高期望值特点的研究生只是暂时就业,把教师这个岗位当做跳板。其实我不赞成一些中学只招研究生的做法。因为教书并不是研究。它需要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而一些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远远高于研究生。所以,一些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学更愿意招实践能力强的本科生。

采访者:谈到招聘,相信作为校长的您应该也参与过四中招聘教师的工作吧,您对师范类的毕业生的简历、面试和试教有什么看法呢?

陈秋兰:简历是一个大学生四年的缩影,是他们的价值体现。因此简历要用心去做,用心才能找到工作。用心就是要知道招聘单位需要什么。此外,简历要厚厚的,不能一张纸。厚——含金量,从另一方面看得出你的阅历才干。为此,大学生在四年中就要多锻炼自己。特别是师范生,要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因为招聘学校重点看学生的学习绩点和所参加的活动与学生干部表现的能力。当然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做好各方面事情的前提。而教师正需要较好的协调能力。面试时要答对教育理念和表达清晰,表现良好的内涵。要答对理念就需认清当前教育形势。为此,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多看报纸。像我,看报纸了解时政已经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不了解形势就跟不上形势;跟不上形势就做不好工作。试讲时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要达成。第二,上课策略要恰当,重点要突出,环节设计要合理。不要“蜻蜓点水”,“赶鸭式”。第三,教学效果要明显。

采访者:面试是一个难关,但对于正处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的大学生来说,选择面试的职业方向更是一个难关。有的学生甚至不知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或许觉得是高不成低不就吧。高校中还出现“考公务员”、“考研”、“大学生村官”三大热。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陈秋兰:我觉得存在就是合理,合理便可理解。没有人可以确切地为你指对一条路。大学生可以去做各种尝试。人的一生就是在尝试中度过的。你可以作多种选择。当有冲突时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去其轻。一旦选定了路就坚定地走。在这里我给师弟妹提两个就业的建议:第一,找工作时要务实。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要有平和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是个开始。如果你在开始时就过于计较,就会得到更少。抛开得失,就会得到更多。我当时弃名校择四中就是个例证。人,一定要给自己定位准。合适就是最好。起点不一定要很高,只要发展空间大,是金子的你到哪里都会发光。不要计较工资的高低。我入四中时的工资也不高,但也不计较。因为我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只有我锻炼够了,积累够了资本才能有要求高工资的资格。而给你一个位置就须牢牢抓住,进而好好干,表现自己。第二,工作了就要认真做。世界最怕“认真”二字。你认真工作,领导才放心把工作交给你。我从没过于奢望当校长,一心想做好一名政治老师。后来校长看到我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的创造性和工作的良好绩效,于是就一步一步提拔我到副校长这个职位。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师弟妹一个人生哲理:吃亏就是占便宜。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一个辩证的道理:减少十分就是增加十分。做学生干部不要觉得浪费时间误学习而吃亏,实际是占便宜,因为学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和提高了综合能力。

采访者: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和对我们的教诲

(供稿:优秀校友访谈暑期实践队 实习编辑:王姝楠)

时间:Aug 23, 2009 3:00:00 PM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