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午餐||第40期:聚叙科研经历,培育创新意识

作者: 时间:2021-12-09 点击数:

公管午餐||第40期:聚叙科研经历,培育创新意识

2021年12月7日中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交流品牌活动“公管午餐”第40期在大学城校区文新楼420室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在学术科研、学科竞赛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公管2018级、2019级师兄师姐,他们分别是:行管182班李英祥、社会学182班钟禧儿、社会学191班谭锦涛及社会学192班黄昊。本次活动由社会学212班李姿璇主持并作开场介绍。

undefined

活动伊始,李姿璇同学首先阐释了本次活动举办的意义,很多处于大一、大二的同学对于课题项目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却又一知半解以至无从下手。本次活动的开展,便为公管前后辈提供了在科研竞赛上交流经验的对话机会。希望能够在畅享美食中,以轻松的方式提高同学们对课题项目、创新能力的认识。

李英祥师兄首先了解了在座同学对于科研竞赛的想法,询问已有参与经验的同学当下的进度以及目前遇到的困难。同时介绍了几大适合当下阶段筹备参与的竞赛,及相应的含金量和难度。李英祥师兄提到,对于竞赛可以择优参加,时间是有限的,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含金量高、竞争性强的竞赛;对于指导老师选择,师兄讲到每个老师有不同的风格,除了提前了解之外,也提醒同学们在和指导老师交流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科研的初心。

undefined

黄昊师兄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表示学术项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段非常宝贵的记忆。对于困惑许多人的学习、学术项目及学生干部工作的平衡问题,师兄说道这个是很难平衡的,很多时候需要适当牺牲。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不同板块所对应的未来方向,结合自己目标的重要程度去做好判断。黄昊师兄同时提到,以学术项目为契机,去不断研习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对学术的领悟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这也是师兄开始学术项目的初心。

undefined

钟禧儿师姐就项目申报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找对项目老师。一个合适的指导老师对于项目进程、项目成果等等有着长远的影响;二是慎重决定项目申报的级别。从项目申请到项目结项,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结项难度和是否能够结项对一个项目都是非常重要的;三是项目成员选择。可以参考日常课堂和交流沟通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适合参与项目;四是把握机会。学院的许多老师都有着丰富的项目经历,可以积极表现自己,在老师的课题带领下不断积攒经验。

undefined

谭锦涛师兄强调不同的学术竞赛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举例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十分看重项目的落地性,即实际的推广应用,同时这也是项目评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起步的课题选择上,就需要考虑好项目的可行性。在项目成型、项目招商投资、项目市场推广等等阶段同样需要考虑好这一问题,项目需要试运行及成效收获来不断拓充项目成果报告。谭锦涛师兄也提醒道,项目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可以通过向不同的期刊投稿来发现本项目的不足,汲取专业期刊的评审和编辑的反馈意见来修改,能够更直接明确。

undefined

在聊天过程中,师兄师姐对于在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更是不吝赐教。黄昊师兄说到,一定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选择课题,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相比数量要更重视项目的质量。对于朱翠玉同学提出的问卷问题,李英祥师兄分享到线下发放问卷的场所可以尽量选择博物馆、图书馆周边等等,可以提高有效问卷回收率,线上问卷则需要考虑抽样代表性问题;同时建议在问卷设计上填写时间尽量控制在3分钟以内等等,在座的同学纷纷表示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师兄师姐们还解答了在座同学对于课题案例选择、前期筹备等方面上的问题,在案例选择上无论是对特定一项的深入研究,还是寻找反面案例来正反相辅,都是很不错的,重要的是要基于资料去做选择。前期的资料收集非常重要,如果有前期基础会对项目的后期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undefined

李英祥师兄在午餐最后总结道,做项目很辛苦,但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正值大二的同学现在正处于非常恰当的时期,同时公共管理学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学院的老师尽职尽责,专业上的师兄师姐也倾力相助。鼓励同学们把握机会,奋力进取。本次公管午餐,我们同四位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共进午餐,一起度过一个欢愉的中午,受益良多。在听取师兄师姐科研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于学术科研竞赛的了解,明晰了方向,更好地提高了我们的专业能力。活动最后受邀师兄师姐、参与同学、工作人员一起合照留念,在掌声中,公管午餐第40期圆满结束。

undefined

Copyright© 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